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

ID:62174937

大小:5.10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21-04-20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_第1页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_第2页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_第3页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_第4页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节回顾丸剂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丸剂的特点有哪些?散剂的特点有哪些?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片剂的辅料有哪些?什么是栓剂?第十六章外用膏剂第十六章外用膏剂【大纲要求】1、掌握软膏剂、黑膏药的常用基质与制备方法。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软膏剂、黑膏药的概念、特点及质量要求。3、了解其它外用膏剂(白膏药、橡胶膏剂、涂膜剂等)的概念、特点、制法与应用。第一节概述膏剂有哪些?益母草膏、念慈庵川贝枇杷膏、麝香狗皮膏美容膏、减肥膏、润肤膏、去眼袋膏内服膏剂有哪些?流浸膏浸膏:稠浸膏干浸膏浸膏粉煎膏膏滋外用膏剂有哪

2、些?油脂性基质软膏:油膏软膏乳剂型基质软膏:乳膏水溶性基质软膏类软膏:糊剂凝胶剂涂膜剂铅硬膏:黑膏药白膏药(高级脂肪酸盐基质)硬膏橡胶硬膏(橡胶基质)贴膏剂巴布膏(亲水性材料基质)贴剂(高分子材料基质)什么叫做外用膏剂?外用膏剂系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外用膏剂的用途?外用:皮肤、粘膜、创面等。“一以治表;一以治里”。外用膏剂特点1、携带、使用方便。2、安全,随时可停止给药。3、给药均匀、持久。缺点:能透皮吸收的药物较少,应用受限。作用与用途:(1)局部保护、治疗作用

3、(2)全身治疗作用皮肤的构造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pH值一般在5~6之间,“酸罩”(acidmantie):两性氨基酸、乳酸和存在于皮脂腺分泌物中的脂肪酸而呈现酸性皮肤的构造示意图角质层stratumcorneumstratumgranulosum透皮吸收机理药物皮肤血液循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释放穿透吸收完整的表皮、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皮肤的构造透皮吸收途径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基质中的药物浓度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给药面积有效屏障厚度影响透皮吸

4、收的因素皮肤:部位、健康状况、温湿度药剂:药物、基质、附加剂其他:性别、年龄(一)皮肤的条件选择角质层薄,施药方便的皮肤部位,对全身作用的透皮吸收制剂的有效性尤为重要。通透性:足底<手心<手臂内侧<脚背<头皮<腹股沟<腋窝<耳廓后部破损程度温度湿度(水合作用)清洁度水合作用(Hydration)含义:角蛋白或降解产物与水结合的作用意义:增大皮肤孔径,降低皮肤屏障对药物扩散的阻力,因此,皮肤角质层的水合能增加药物吸收。(二)药物的性质溶解性、油/水分配系数:油、水中都难溶的药物很难透皮吸收;药物在油、水中均有

5、一定溶解性的药物易穿透。分子量:越小,有利吸收药物浓度并不是所有的外用膏剂都需要透皮吸收。大多只需起局部治疗作用。(三)基质组成与性质1、基质类型:有利于穿透与吸收的顺序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基质>水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中药物释放快,但很难透皮吸收2、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溶解、混悬3、基质的PH值:影响药物解离(四)附加剂表面活性剂:助分散、穿透、吸收渗透促进剂:氮酮(月桂氮酮):对亲水性药物促渗好二甲基亚砜:促进水合,利于穿透中药挥发油:薄荷油、桉叶油、松节油等(五)其它因

6、素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接触时间年龄性别气温、相对湿度、以及摩擦、脱脂、发疱、离子透入应用等均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第二节 软膏剂(ointments)一、概述概念:系指药材粉末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剂型。油脂性基质软膏:油膏乳剂型基质软膏:乳膏水溶性基质软膏类软膏:糊剂凝胶剂涂膜剂软膏剂软膏剂特点基本要求(制剂通则)均匀、细腻、具适当粘稠性,涂于皮肤上应无不良刺激且不融化。多用于慢性皮肤病,禁用于急性损害部位。软膏剂的组成活性成分药物基质(bases)附加剂:抗氧剂、防腐剂、助溶剂、

7、增稠剂、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二、基质基质的选择原则:医疗用途:表面局部作用,全身作用皮肤患处的生理病理状况:有无渗出及量软膏基质种类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油脂类类脂类烃类硅酮类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软膏基质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淀粉甘油纤维素衍生物类聚乙二醇类(PEG)(一)油脂性基质(1)特点润滑、无刺激性;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能防止水分蒸发,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能与较多的药物配合。油腻性及疏水性大,不易与水性液体混合,也不易用水洗除,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较差。油脂性基质种类动物油①油脂类植物

8、油:单软膏氢化植物油羊毛脂②类脂类蜂蜡、虫蜡、鲸蜡凡士林③烃类石蜡液状石蜡④硅酮类(硅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碳氢化合物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油脂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在贮存中易受温度、光线、氧气等影响引起分解、氧化和酸败。(1)动物油:豚脂、羊脂、牛脂。易酸败。(2)植物油:麻油、花生油。常与蜂蜡加热熔合成单软膏。(3)氢化植物油:完全氢化的植物油呈蜡状,不易酸败,熔点较高。不完全氢化的植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