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

ID:62176684

大小:3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20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1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2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3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4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5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6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7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8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9页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新课标1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一、说题目及考纲1.题目来源:新课标2015全国高考语文卷1,古代诗歌阅读,两小题,共11分。2.考纲:《2015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等级D,即(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

2、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读——阅读理解、读懂诗歌表层意思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1.读标题、作者、注释2.读诗句,大概理解诗歌的景象、形象、情感、语言。(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三、审——审题干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标注关键词,找答题区域四、法——明确答题方向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3、?请简要分析。(5分)第8题景物描写的角度,答题方向有: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描②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②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⑤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第9题第一问:诗歌的思想情感。依据诗歌的字面意思答全即可,“勤王敢道迟”——忠君报国之志;“私向梦中归”——思念家乡之情。第二个答题方向第二问:尾联的作用有①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②卒章显志,点明题旨;③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④以景结情,言有尽而

4、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本诗尾联的作用是深化和升华诗歌的主题,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家乡之情,孰轻孰重,作者以议论作结,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体现了强烈是爱国主义情怀。分——强化模式,赋分答题参考答案一:本诗前三联写景为虚写,是诗人“闻说”的想象之景;(2分)从诗歌开头的“闻说”二字可以得知;(1分)从标题也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1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写景是实写眼前之景。(1分)参考答案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2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

5、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3分)读—审—法—分四、说试题的变化及教学的转变1.试题的变化:赋分增加3分,阅读理解难度、答题方向的扩大,加大了学生的答题难度。2.教与学的转变(1)培养习惯,广泛积累,提高文学、文化素养(2)转变观念,下足功夫,专题教学感谢您的聆听和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