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

ID:62180287

大小:5.7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4-20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_第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_第2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_第3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_第4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润滑系功用——润滑、清洗、冷却和防腐润滑的实质——用液体摩擦代替零件间的干摩擦,减少磨损和功耗。项目七发动机润滑系项目七发动机润滑系活动一、润滑系的概述知识目标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组成2、了解发动机机油的选用3、掌握润滑系的润滑油路能力目标1、掌握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与检修;2、熟悉润滑系的维护发动机工作时,有许多相互配合零件产生相对运动,如曲轴与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气门与导管,挺柱或摇臂与凸轮等。在这些相对运动零件表面之间,必然产生摩擦,对运动造成阻力,即摩擦阻力。摩擦阻力要消耗发动机功率,使零件表面磨损;摩擦还会产生热,使零

2、件温度升高,机械性能下降,甚至烧坏或热膨胀卡滞,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应尽量减少摩擦阻力。一般情况下,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零件表面的压紧力、表面粗糙度、材质及表面间的介质。表面间压紧力的大小及材质是由发动机工作性质等诸因素决定的,不能为减少摩擦阻力而随意变更。提高零件表面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是减少摩擦阻力的有效措施。但无论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如何高,仍然存在摩擦阻力。长期实践表明,若在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保持一层润滑油膜,能使固体间的摩擦转变为油膜间的液体摩擦,使摩擦阻力降至最低。活动一、润滑系的概述发动机润滑的特点1、由于对汽车

3、发动机的要求是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因此单位摩擦面积上的载荷大、运动速度高。2、除了摩擦热之外,还受到燃烧热量的影响,所以摩擦面的温度较高。润滑油随温度升高而粘度变小,油膜形成困难;并且润滑油在高温下容易变质。3、润滑油通过活塞与气缸壁间隙或气门杆间隙进入燃烧室而烧掉,使润滑油不断消耗,所以某些摩擦表面难以充分供油。4、由于燃烧产物、燃料和润滑油中的杂质等进入摩擦面,使磨损增加。5、发动机运转和停车时的温差较大,摩擦表面的间隙因为膨胀和热变形而变小,有可会损坏。6、发动机的活塞、轴承、凸轮等重要润滑点多,它们对润滑性能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汽车发动

4、机却必须通用一种润滑油来润滑。7、发动机在工作中,活塞和进、排气门杆的运动速度在一个循环中从零变化到最大,使油膜形成困难。此外,连杆小头和摇臂衬套为摇摆运动,同样也难以形成油膜。润滑系功用——润滑、清洗、冷却和防腐润滑的实质——用液体摩擦代替零件间的干摩擦,减少磨损和功耗。活动一、润滑系的概述一、润滑系功用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

5、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液压作用: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二、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负荷及运动速度较大的零件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2、飞溅润滑:——负荷及运动速度较小的或外露的零件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

6、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3、定期润滑:对于负荷较小的发动机辅助装置则只需定期、定量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它不属于润滑系的工作范畴。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二、润滑方式4、循环式润滑与非循环式润滑压力式和飞溅润滑的润滑油均可循环使用。二冲程汽油机,是将润滑油掺入汽油中进行润滑,且润滑后的机油随汽油一起燃烧,最后随废气排出;某些部位采用润滑脂润滑或机油进行定期加注润滑的,均属于非循环式润滑。5、自润滑自润滑采用含有耐磨材料轴承

7、(如尼龙、二硫化钼等)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使用过程中不需加注润滑脂,故称为自润滑。一般的汽车发动机都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润滑方式,称为复合式润滑。相对运动三、润滑原理1、平动件(视频演示)倒角————(一)油膜的形成2、转动件(视频演示)油楔——成膜轴静止时存在楔形间隙轴开始转动时,轴逐渐悬浮轴正常转动时,轴完全悬浮——开始成膜——已经成膜(二)油膜的形成条件——油楔是形成油膜的重要条件(一)、润滑系组成主要由集滤器、机油泵、限压阀、机油粗、细滤清器、旁通阀、机油散热器、油道、机油压力表、指示灯、机油温度表及油底壳等组成。四、润滑系组成及润滑油路1、贮

8、油、输送装置它包括油底壳、机油泵、油管、油道等。其作用是储存润滑油,并使其具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