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

ID:62182037

大小:1.82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自然电位测井..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1、方法特点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5、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应用学习内容1、方法特点钻井后由于井壁附近的电化学活动性造成的电场叫自然电场。沿井轴测量记录自然电位变化曲线,可以用于区别岩性和研究钻井剖面性质。SP测井的基本方法为:如图,在井内放一测量电极M,地面放一测量电极N,将M电极沿井筒移动,即可测出一条井内自然电位变化的曲线。自然电位测井(SP)要对所测的SP曲线进行地质解释,首先应该了解自然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地层的那些性质有关。离子由砂岩向泥浆中

2、直接扩散时,由于Cl-比Na+的迁移率大,因此在砂岩高浓度一侧聚集多余的正电荷,而在泥浆中聚集负电荷。离子量移动到一定程度,形成动态平衡,此时电位叫扩散电位,经实验证实,扩散电位Ed可由以下公式求得(涅耳斯特方程,Nernst)Ed=Kdlg(Cw/Cmf)Kd-扩散电位系数,与盐类的化学成份及温度有关。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1)扩散电位对于石油钻井而言:下面列举常见盐溶液的迁移率和Kd值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1)扩散电位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在井中,18℃时若地层水浓度Cw等于10倍的泥浆溶液矿化度Cmf时,经理论推算:kd=-11.6mv,其中负号表示低浓

3、度一方井中的电位低;Cmf、Cw-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矿化度。当溶液矿化度不高时,溶液浓度与电阻率成反比,即Ed=Kdlg(Cw/Cmf)=Kdlg(Rmf/Rw)Rmf,Rw-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电阻率。(1)扩散电位因为泥岩结构、化学成分等与砂岩不同,因此与泥浆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大,且符号与扩散电位相反,这是由于粘土矿物表面具有选择吸附负离子的能力。因此当浓度不同的NaCl溶液扩散时,粘土颗粒吸附Cl-离子,而Na+离子可以自由移动,若Cw>Cmf,泥浆带正电荷,储集层与泥岩界面处带负电荷,这时形成的电动势为扩散吸附电动势,这是由于既有扩散作用又有吸附作用,因此称为扩

4、散吸附电动势,用Eda表示,由下式求Eda=Kdalg(Cw/Cmf)若Cw=10Cmf,t=18℃Kda=58mV。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2)吸附电位(隔膜作用-砂岩通过泥岩与泥浆之间交换离子)这种电动势是由于泥浆柱与地层之间存在压力差,泥浆滤液通过泥饼或泥质岩石渗滤形成的。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3)过滤电位通常,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并在渗透性岩层(如砂岩层)处,都不同程度的有泥饼存在。由于组成泥饼的泥质颗粒表面有一层松散的阳离子扩散层,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这些阳离子就会随着泥浆滤液的渗入向压力低的地层内部移动。于是在地层内部一方出现了过多的阳离子,使

5、其带正电,而在井内泥饼一方正离子相对减少,使其带负电,从而产生了电动势。由此形成的电动势,叫做过滤电动势。显然它的极性与扩散电动势相同,即井的一方为负,岩层的一方为正。过滤电动势Ef的大小与泥饼两边的压力差ΔP和泥浆滤液的电阻率Rmf成正比,而与泥浆滤液的粘度μ成反比,即Kf–过滤电位系数,与溶液的成分有关;ΔP–压力差,单位为大气压;μ–泥浆滤液的粘度,厘泊;当压差悬殊,泥饼未形成以前,过滤电位有较大的显示。通常Ef只有在压力差很大时,才不可忽略,但一般钻井时,要求泥浆柱压力只能稍大于地层压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都认为过滤电动势可忽略不计。2、自然电位产生的

6、原因(3)过滤电位自然电位测井(SP)1、方法特点2、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5、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应用学习内容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1)总电动势结合等效电路进行分析由砂岩,泥岩、泥浆所组成的导电回路中,电动势Ed和Eda是串联的,因此,在该回路中扩散作用的总电动势Es为该两电动势的代数和Es=Ed+Eda=Kd•lg(Cw/Cmf)+Kda•lg(Cw/Cmf)=Ks•lg(Cw/Cmf)Ks=Kd+KdaKs---总的扩散、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Es-井内自然电动势3

7、、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1)总电动势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2)电位分布SP测井时是与普通电阻率测井同时进行,其测量原理电路见图。M电极是普通电阻率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公用的测量电极,视电阻率测井时,由供电电极供电形成的人工电场是低频脉动直流场,而自然电场是直流场,在视电阻率测量道上加一个隔直元件C,阻隔自然电位进入该道,同时在自然电位测量道上加一个隔交元件L,它只允许自然电场的直流电位信号通过,从而阻断了研究视电阻率的脉动直流电场的信号干扰。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动势及电位分析(2)电位分布3、扩散作用在井内形成的总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