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

ID:621835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_第1页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_第2页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_第3页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论当前林木种苗生产现状和对策  【摘要】作者通过阐述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林木种苗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保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种对路,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关键词】林木种苗;趋势;种苗生产;问题;对策1.林木种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呈现社会化的趋势1.1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林木种苗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林木种苗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全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外资参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资本

2、运作、品种选育、市场发展、扩张方式方面都具有创新性。1.2林木种苗需求趋向多元化。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林木种苗生产多元化。种苗生产由以荒山造林树种为主,向多目的、多用途、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需求包括生态型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用材林苗木以及绿化大苗、各类名特优新经济林种苗等门类齐全,推动林木种苗生产。41.3林木种苗生产已经向产业化、市场化、区域化方向发展。种苗生产逐步小规模分散经营、品种单一向区域化、规模化、品种多样化转变,种苗市场信息和营销网络初步建立,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1.4林木种苗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随

3、着《种子法》等林木种苗法律法规施行,林木种苗行政法规建设日趋完善。各地也加快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加大林木种苗执法工作力度,加强了种苗执法队伍建设。(2)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建立,到目前为止,林木种苗26项国家标准、8项林业行业标准覆盖种苗基因资源收集、引种、良种选育、繁殖、产品质量及质量检验方法、储藏和流通等环节。已经颁布实施的林木种苗地方标准有156项。2.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2.1总量供过于求。社会化种苗生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般树种和品种、易于繁殖的树种产量明显供过于求。2.2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树种、品种结构失调,市场和生产上需要的名特优新品种不足,一般树种和品种供过于求。二是

4、年龄结构不合理。景观绿化,特别是城市绿化需要大规格绿化苗木。而当前苗木供求严重失衡,小苗过剩、大苗紧缺成为突出问题。苗木供求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规格上的参差不齐。42.3林木种苗总体质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良种化程度不高,二是缺乏标准化生产。2.4林木种苗市场混乱。法规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无证生产经营,随意命名品种和品种炒作,假种苗、劣质种苗、虚假宣传等问题扰乱市场秩序。行业协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3.林木种苗生产的对策3.1定位目标科学规划种苗生产。围绕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国土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总任务,制定科学规划,

5、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努力生产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保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种对路,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3.2科学决策发展的树种和品种。3.2.1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要适应林业建设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趋向多元化。3.2.2观赏园林绿化树种和品种选择的原则是: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树种;坚持多样性,城市的绿化应由乔木、灌木、草本组成,乔灌草搭配。43.2.3观赏绿化树种和品种选择趋势:常绿树种、彩叶树种、观花树种、观果树种、抗旱树种、抗寒树种、耐水

6、湿树种、抗盐碱树种、品种选择种要注意:(1)注重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逆性,造林比较容易成功,市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比新树种要快,其习性、特征比较了解,栽培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栽植成本低、效率高。(2)注重外来优良树种和品种。指本地没有自然发生的树种,包括广义上的变种、种源、无性系等。优良的外来树种具有重要的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必须按引种程序先试验后推广。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地品种区域化实验。防止外来树种

7、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灾难。(3)注重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