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

ID:62202253

大小:178.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1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_第1页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_第2页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_第3页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_第4页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迎战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项训练——酸和碱考点一:常见的酸和碱1.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A.银B.锡C.铝D.镁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酚酞可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可以一次性鉴别盐酸、石灰水和蒸馏水B.石蕊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盐酸、石灰水和蒸馏水C.不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也一定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D.把CO2通入石蕊溶液中,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3.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2、)。请推断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NaOH反应B.能与NaOH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NaOH反应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5.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A.氢氧化钠B.汽油C.铁矿石D.浓H2SO4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的是()A.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2Fe+6HCl===2FeCl3+3H2↑B.稀盐酸洒到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产生:CaCO3+2HCl=

3、==CaCl2+H2O+CO2↑C.用盐酸除锈:Fe2O3+HCl===FeCl2+H2OD.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的,且有红色物质析出:CuSO4+Fe===FeSO4+Cu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而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而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NaOH固体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故可以作所有气体的干燥剂D.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有生石灰8.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夜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

4、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操作①的名称是:。(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3)根据上述实验,若步骤⑤测出溶液E的pH=7,可以确定该固体(选填“已全部”“已部分”或“未”)变质;若测出溶液E的pH>7,可以确定该固体A的成分为9.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为(2)若是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由D的化学式为56,A与水化合得B,CB转化为C

5、的化学方程式为,由C转化为是白色难溶固体,则A的化学方程式B的一种用途。考点二:酸碱度1.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A.8B.7C.6D.42.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3.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所示),下列物质中可

6、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pH有紧密关系(如图A.氯化钾B.烧碱C.熟石灰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4.对酸溶液或碱溶液加水稀释正确的是()5.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

7、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

8、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溶液,理由是。(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①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考点三:酸碱中和反应1.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