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

ID:62206998

大小:60.4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21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5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6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7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8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9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力学1、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mg(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g高)纬纬12的合力的公式:222F1F2cos3、求F、FF合F1F2两个分力垂直时:F合F12F22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物体平衡条件:F合=0或F=0F=0x合y合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解三个共点力平衡

2、的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f=N(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④静止

3、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7、牛顿第二定律:F合map(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t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s2R==R=2fRtT高中物理公式0角速度:22f=tT向心加速度:a=v22R42422RT2RfR向心力:F=ma=mv24242mf2Rm2R=m2RRT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

4、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12、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vot水平分速度:vx=vox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y=1gt2竖直分速度:vy=gt)θ2ytgVyvy=votgvo=vyctg=Vov=Vo2Vy2vo=vcosvy=vsintg=ytg=2tgx13、功:W=Fscosα(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α是F与s的夹角)(1)力F的功只与F、s、α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2)理解正功

5、、零功、负功(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安培力做功------量度------其它能转化为电能14、动能和势能:动能:1mv2p(与零势能面的Ek重力势能:E=mgh2选择有关)高中物理公式1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公式:W合=Ek=Ek2-Ek1=1mv221mv1222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

6、或弹力(指弹簧的弹力)做功。有时重力和弹力都做功。公式:mgh1+1mv12mgh21mv2222具体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运动,物体在光滑的斜面或曲面,弹簧振子等17、功率:W=Fvcosα(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tP=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一定时,F与v成反比)18、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19、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QfS相对E2E120、物体的动量P=mv,*21、力的冲量

7、I=Ft*22、动量定理:F合t=mv2—mv1(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23、动量守恒定律’v2’或p1=-p2或p1+p2=0(注意设正m1v1+m2v2=m1v1+m2方向)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mV1+MV2=(M+m)V(能量损失最大)24、简谐振动的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