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

ID:6220937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_第1页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_第2页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_第3页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_第4页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刑诉法实施后自侦案件如何收集、应用证据  摘要:新刑诉法对证据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将《两个规定》关于证据的规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更加保障刑事诉讼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同时,对于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自侦案件关于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分析自侦工作的思维导向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刑诉法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新刑诉法;自侦案件;证据一、应当以是否有利于公诉审判定案为思维导向,以定罪证据为核心9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必须及时、准确地收集、运用犯罪证据查清犯罪事实,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新刑诉法辅以《两个规

2、定》可以视为迄今为止我国刑事诉讼方面出台的最为完善的证据法典。笔者认为,有关刑事证据的核心规定内容概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赋予检察机关查办、认定犯罪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武器、有利于办案、定案,应当加以充分运用的新规定,这里把它称之为“权利型”新规定;另一类是从规范侦查行为、确保案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角度出发,做出的限定性、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不会产生有利于侦查办案的短期效应,但却有助于最终公诉、审判定案,因为遵守它可以排除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无理抗辩,查微析疑,定纷止争,以程序的公正确保实体上的客观。这里把它

3、称之为“义务型”新规定。(一)“权利型”新规定91、确立审查和认定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操作规则。《死刑证据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庭审中翻供,但被告人不能合理说明翻供理由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相矛盾,而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被告人庭前供述。”这项规定对于自侦案件中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获取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意义。首先,它指明了自侦案件中承办人在讯问工作中的办案方向;其次,该原则的明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少数被告人试图利用庭审进行无理翻供、意图把水搅浑,混淆法官视听进而从

4、中渔利的不良企图;最后对法官的采信证据行为予以规范。在自侦案件的证明体系中,言词证据始终是主要的定案证据,想方设法获取相对稳定的口供始终是收集证据工作中的至高追求。实践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在有限办案期间内尽量多提审犯罪嫌疑人,做足次数,坐实厚度,突出平稳度,真实反映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以烘托供述的真实可信度。二是必须要求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并配以同步录像,并要求其在供词中详细深挖犯罪的主观故意、主观认识,起到补强作用,进而增强证明力。三是讯问过程辅以全程录像,录像过程不得违法相关规定,不能出现明显有悸常理

5、的情况,比如笔录事先抄好后再配合录像,导致记录时间过短而引发辩方质疑等类似情况。四是讯问中强化深挖意识,力争挖掘出更多的犯罪以及违法违纪问题,确保“手中有牌,心中不慌”,震慑犯罪嫌疑人轻易不敢产生翻供企图。2、明确了电于数据的刑事证据地位。新刑诉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八项中对此予以了明确规定。此前,《死刑证据标准》第二十九条亦做了同样规定,条文中表述为电子证据。由此电于数据作为独立的刑事证据正式承担了刑事证明作用。在自侦案件的证明体系以言词证据外加书证的常态模式下,电子数据作为犯罪行为的痕迹证据的加入,无疑丰富了自侦

6、案件证据体系,增强了证明力。《死刑证据标准》中明确了电于数据的种类并且从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三方面规定了电子数据的法定收集、判断、运用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性。实践中应注意:一是在办案搜查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此类证据的扣押提取,提取过程建议同步制作录音录像,确保物品持有人在场,注意过程规范完整;二是应当注意此类证据的时效性,及时提取。以通话清单及网上聊天记录为例,上述证据在相关部门的保存时间是半年,超过时限只能去腾讯总部查询,难度大、手续杂、时间长;三是有关涉案手机短信、上网等涉案内容在犯罪嫌疑人为湮灭证据自行删除

7、后可找专业鉴定机构恢复,并可出具鉴定意见。93、明确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取得的证据合法性规定。新刑诉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死刑证据规定》第五十三条亦规定:“侦查机关依照有关规定采取特殊侦查措施所收集的物证、书证及其他证据材料,经法庭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上述规定是立法上的一大突破,便利了犯罪侦查与指控工作,有利于惩治犯罪。实践中此类证据均为秘密侦查形成,多为展现犯罪事实的录音或录像资料,是证实犯罪的直接证据,又因为系秘密制作,不为犯罪嫌疑人

8、所知晓,一旦予以展示,对犯罪嫌疑人的心里震慑作用极大,利于突审。该证据在庭审指控中又是重要的补强证据,不会引发争辩,便于法官形成内心确信。94、明确了口供补强规则。《死刑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书证,且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可能的,可以认定有罪。”它是在司法机关多年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