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

ID:62239114

大小:16.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22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C卡食堂打饭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1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选题:IC卡食堂打饭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人:李娟分工:李娟、肖孟琴(系统分析)甘仲玉(系统设计)魏妍娇(数据库设计)5月2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一、系统分析实验目的:1.能够正确运用系统分析的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模拟课题,复习、巩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知识,提高系统分析实践能力。2.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

2、绘制。3.树立正确的系统分析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实验内容:1.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开展实地调查或经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或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系统分析。2.明确管理业务调查过程和方法,包括系统所在组织的典型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及业务流程。3.明确数据流程的调查与分析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4.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实验步骤:(一)可行性分析报告1.引言1.1编写目的此报告编写的目的是,介绍四川理工学院持IC卡者不同的操作权限和实现

3、这些权限的详细操作步骤,为食堂经营管理者提供系3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统应用的参考指导,解答她们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难。1.2项目背景(1)此系统名称:IC卡食堂打饭管理信息系统(2)此系统功能:第一,整个系统由收银台1台PC主机统一管理,系统组成是由计算机终端机、发卡充值机、授权卡等硬件组成。第二,打饭者付款时必须经过刷IC卡付款,以保证每天收支的真实性,便于操作和计算。第三,系统实现IC卡授权、发卡、充值、退卡、补卡、换卡、注销、挂失、解挂、信息修改、

4、数据修复等。第四,系统报表统计包括:开卡明细表、注销明细表、用户余额表、用户消费明细表、用户消费汇总表、消费按日汇总表、营业额报表。第五,各分类报表可按年度、季度、月、日、时段等分别查询统计。用户能够到管理中心打印消费的明细清单小票。还能够在四川理工学院校园网上查询校园一卡通的相关信息、修改密码等。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必须进行初步的调查,对学校食堂的发展简史、当前规模、经营效果、业务范围、管理水平、食堂的目标和任务等概况作初步调查;食堂领导(或后勤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进行调查;企业的组织机

5、构和人员分工是否合理;现行信息系统运4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行情况;新系统的开发条件;问题和薄弱环节等相关方面的调查。在此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的分析。2.2目标:食堂实现目标的最优化,管理者和消费者(打饭者)的双赢。2.3条件、假定和限制: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财政;使用限制上,可能会出现非校内人员拾卡后在学校进行消费等现象不可避免;法律和政策方面2.4可行性研究方法:深入实际2.5评价尺度: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消费者对食堂管理的满意度,其次也不能忽视食

6、堂工作人员对该管理系统的认识和操作的满意度为评价的尺度。当然还要考虑收益与支出的平衡,即食堂管理的可持续发展。3.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3.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本系统将大大改进数据处理速度,而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3.2处理流程与数据流程:如图描述3.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本系统参照于当前本校食堂IC卡管理信息系统而作,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避免人工操作的不真实性,便于计算收支。3.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对设备的影响:只需添置中低档计算机,如果条件允许可添加打

7、5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印机以便查询。对现有软件的影响:对现有软件不会产生冲突。对用户的影响:需要短时间来熟悉新系统,但不需要大量的培训。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使用的操作系统来说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稳定性。对开发环境的影响:易于开发,环境限制条件少。但需借助计算机的运用。对运行环境的影响:需在宽带或无线网覆盖的区域。对经费支出的影响:此系统成本低,成本收回时间快,经济效益持续性长。3.5技术可行性评价A.利用现有技术,能够达到动能目标。B.开发人员数量和质

8、量能够满足要求。C.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能够完成。4.所建议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4.1支出:基建投资6万元,其它一次性支出2万元,经常性支出每月100远。4.2效益:一次性效益3万元,经常性效益5万元。4.3效益/投资比:7/24.4投资回收周期:5个月4.5敏感性分析:经过分析比较上述成本与收益并了解了在新系62020年4月19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统开发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