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

ID:622419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_第1页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_第2页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_第3页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_第4页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短隧道开挖边坡变形有限元建模研究  摘要:在短隧道施工过程中,边坡极易失稳破坏。本文基于某隧道的工程实际,分析了影响边坡变形的因素,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结果可以用于隧道施工及边坡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指导。关键词: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MIDAS—GTS作者简介:庄值政,男,1979年出生,学士,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师,主要从事施工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在隧道的施工尤其是短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必然破坏了其周围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围岩将会发生变形。如果围岩应力变化太大或者重新分布很不均匀,很可能会引起像地表沉降、地裂缝、甚至

2、大规模滑移与崩塌这些地表移动与变形。这种变形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会改变地表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给隧道附近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因此,研究隧道开挖边坡变形特征非常重要,以预测隧道施工对边坡变形的影响,并为隧道开挖施工及边坡治理提供重要指导。2工程背景5本文研究的隧道位于涪陵区江东街道菜场村大地沟,出口位于七龙村马脚溪西面的山坡上,隧道距离村村交通便利,出口位于龙泉山庄附近,交通不利,需要修筑便道。隧道穿越山脉为中低山地貌,隧道最大埋深约60m,进出口地形较缓,植被较发育,以水田和旱地为主。隧道两端均采用削竹式洞门,边坡物质组成为粉砂质泥岩、砂岩

3、。形成的隧道顶仰坡为原地形斜坡。隧道进口位于斜坡中部,隧道轴线与斜坡坡向近似垂直。隧址区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残破积层覆盖,下伏基岩为砂岩、灰岩、泥灰岩、钙质岩等,隧道总体稳定性较好。3隧道开挖边坡变形影响因素分析3.1隧道开挖卸荷由于隧道的开挖,破坏了边坡岩土体相对平衡的应力状态,使拱顶地表内部初始应力发生重新分布。常导致拱顶地表出现变形开裂,并在薄弱部位形成滑动面,使边坡变的不稳定。隧道开挖后,为隧道上方岩体移动提供了临空面,隧道围岩应力释放,围岩向隧道内移动。另外隧道出口和入口坡脚位置的开挖也大大削弱了边坡的稳定性,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场,在降雨等因素影

4、响下极易发生失稳破坏。5隧道开挖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然而影响的大小与开挖对边坡扰动的大小有重要关系,然而隧道开挖对边坡扰动的大小与隧道施工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隧道施工方法也是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全断面开挖往往会对洞口边坡岩体造成大的扰动,所以对于浅埋隧道,尽量不要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最好采用小断面开挖方法,并做到每一步都要及时封闭成环,防止由于岩体暴露时间长而过度松弛,出现围岩掉块、坍塌现象发生,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3.2爆破扰动岩体在爆破的过程中会产生冲击波和气体,应力波作用于岩体,会使岩体产生初始裂隙或裂纹,从而对岩体造成损伤。而爆破产生的气体,会在裂隙

5、内产生膨胀压力场,这种膨胀压力场和原岩应力共同作用于裂隙,裂隙在这种静压力场的作用下产生二次扩展,使得岩体破坏加剧。由于隧道入口及出口段临空,在爆破荷载的作用下,隧道洞口边坡岩体必然受到扰动,从而影响洞口边坡的稳定性,甚至造成边坡失稳。3.3降水渗透隧道开挖后边坡发生变形,地表常见小裂隙,这也给降雨渗透提供了通道。水会对隧道内的软弱结构面或破碎带进行浸泡,并带走充填物,大大降低了岩体强度。隧道靠边坡一侧,由于边坡受偏压,在雨水渗透力作用下,边坡的抗滑力下降,易造成边坡失稳。4数值建模分析5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Midas-GTS在隧道、边坡等分析中表现出色。它可以很方便

6、的进行施工阶段的应力和渗透等分析。MIDAS/GTS中提供的分析功能主要有静力分析、渗流分析、应力-渗流耦合分析、固结分析、施工阶段分析、动力分析、边坡稳定分析等。为了解隧道开挖后,隧道边坡岩体变形情况,通过GTS三维模型分析。整个隧道模拟了图4.1为隧道开挖之前的模型图。图4.1隧道开挖前的模型图图4.2隧道开挖后岩体位移云图从图4.2中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地表最大沉降量58mm,变形相对较大,施工中应采用弱爆破,强支护。通过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边坡稳定为1.862,边坡总体上稳定。图4.3边坡稳定性系数5结论本文通过对基于某短隧道进行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及建

7、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隧道的开挖,使隧道周围产生松动圈,尤其对隧道出入口附近扰动较大,极易造成边坡失稳破坏5(2)隧道开挖扰动引起坡体出现裂隙,在降雨情况下,由于雨水对岩的软化和润滑作用,边坡稳定性大大降低。(3)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地表最大沉降量为58mm,坡体位移较大。还可以从位移云图中发现坡体的薄弱部位,以便采取措施治理。参考文献[1]阳军生,刘宝琛.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蔚立元.分岔隧道过渡段稳定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1(01)[3]马玉岩.两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