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

ID:62242966

大小:15.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2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市农业局”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早日实现”江西崛起、新余率先”的宏伟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特拟订本规划。一、”十一五”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背景”十五”期间,我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体制创

2、新为动力,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苎麻、果蔬、花卉苗木、草食畜禽等特色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经济有序地向广度和深度拓宽,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迈进。全市农业总产值2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主要农产品粮食49.9万吨、油料1.4万吨、棉花8842吨、苎麻2551吨、水果2.5万吨、生猪出栏61.6万头、肉类总产6.2万吨、水产品2.9万吨。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67元,分别比增长53.2%和44.9%,全面完成了”十五”时期农业的各项发展目标。新余辖区面积小,但”十五”期间发挥了农业政策落实到位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

3、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快、财政支农资金足等优势,坚持”小中有特”、”小中见大”,自我加压,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第一。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2936元的489元;二是棉麻生产在全省颇具影响。渝水区已成为江西省棉花生产的主产县之一。分宜县苎麻夏布产业不断壮大,日益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夏布之乡”;三是地产果业新余蜜桔是继南丰蜜桔、赣南脐橙之后全省主推的柑桔品种;四是以丹桂、茶花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异军突起。正在建设中的万亩丹桂基地正朝全国最大的丹桂生产基地迈进;五是肉奶牛胚胎移植工程的实施,开创了全省牛改工作的先河;六是网

4、箱养鱼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七是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全省树立了样板;八是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九是农业和农村网络信息化走在全省前列。在总结”十五”期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真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各种挑战。”十五”期末,随着国家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以及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等逐步深入农村,为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对提高我市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市农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仍处于爬坡和攻

5、坚的历史阶段,”十一五”时期将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任务十分艰巨。”十五”期内农产品价格回升、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进入”十一五”时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期税费改革效应高峰期已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多变,以及动植物疫病威胁依然很大,妨碍农民增收的消极因素不可低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产品国内外竞争与挑战更加严峻。入世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开放并会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服务体

6、系还不够健全。受制于经费、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与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农民素质还不高。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从业能力不强,就业观念陈旧,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二、”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以城市化改造农村、优化农业、转移农民”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

7、,精心做好”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五篇文章,按照”特色农业、绿色产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工作要求,做大基地、做优产品、做强龙头、做响品牌,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市在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二)基本原则1、优势区域布局原则。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规划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等进行特色化布局,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不断形成优势产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