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

ID:622439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_第1页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_第2页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_第3页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  自MM理论以来,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先前的研究大多是假定管理者是理性的决策者,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们普遍存在过度乐观、过度自信等非理性特征。于是本文抛弃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过度自信的成因及其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前言传统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基础上的,但现实中出现了很多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于是传统经济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非完全理性经

2、济人”的假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因此,本文围绕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展开研究。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成因一般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往往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而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其成因一般归结为以下三种:4第一,过于乐观。所谓过度乐观是指人们在预测未来的结果时,总认为好的事情更容易发生。过度乐观能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特别是在自我乐观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行为的结果时。企业高管对企业的投融资等重大事项都有直接的控制权,这容易使高管产生

3、幻觉,因此在决策时他们往往高估自己对公司命运的把握,而低估项目失败的风险。第二,自我归因偏差。大量研究表明,在与他人相比时,人们总会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总是会把原本是运气和凑巧所带来的好事或成功归因于自我,将坏事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这种自我归因偏差又会反过来加强过度自信。第三,难度效应。人们面临的任务难度系数越大,越容易产生过度自信。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的决策制定者,要想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绝非一项简单的任务。任务的艰巨性以及工作的复杂性都会使企业的管理者易于过度自信。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

4、融资决策的影响第一,对企业投资决定的影响。4在完美的状况下,企业投资只取决于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机会,但在信息不对称且企业拥有较少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投资不足,在管理者私利驱使下且企业自由现金流比较充足时,又容易发生过度投资。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也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这种投资包括企业的资本性支出和公司兼并收购等。然而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控制变量的不断加入,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资有正向影响。这说明管理者在权衡过度乐观造成的投资过度与现金流敏感造成的投资不足时,选择了过度投资。第二,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首先,造成

5、企业的高负债水平。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造成企业的高负债水平。企业进行投资时,首先会考虑企业的内部资金,在内部资金不足时,则必须从外部融资。然而由于对未来收益的高估,致使管理者不愿意与股东分享企业未来的收益,所以管理者不愿意发行股票,而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由此可见,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更多的债务融资,进而导致企业的高负债率。4其次,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而言,学者们的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由于高估项目的前景,认为企业未来的现金量是安全的,从而更愿意选择长期债务来取得资金。另一种观点则

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由于高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自己的经营能力,低估投资项目的风险,所以尽管长期债务能平滑各期的还贷压力,得其还是更愿意使用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负债。四、政策性建议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抑制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管理者与股东间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使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一致。其次,加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建设。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尽量让管理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由于机会主义与自利行为的存在,往往使得管理者

7、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因此管理者的行为还需要股东的监督,然而由于股东权力过于分散,这一监督权只能由股东的代表机构——董事会来承担,然后由监事会来监督董事会。最后,完善公司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当前我国比较关注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而往往忽视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而国外的发展实践证明,公司治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一不可。因此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要健全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还要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治理机制。(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