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

ID:6224482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_第1页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_第2页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_第3页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性急性湿疹治疗和风险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避免溃疡形成的好方法。方法对28例糖尿病性皮肤溃急性湿疹患者采用控制血糖、祛湿排毒、消炎抗过敏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皮损局部湿冷敷、氦-氖激光理疗的方法治疗。结果病情平稳,所有皮损均顺利修复,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愈合。结论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皮损局部处理和氦-氖激光理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皮损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消灭溃疡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糖尿病;皮肤急性湿疹;皮损修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

2、谢性疾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使包括皮肤在内的身体各器官发生异常。由于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常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受损,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如处理不当,易形成慢性溃疡,深层组织破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1],导致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病死率及截肢率高。据赵梓纲、吕世超报道,糖尿病湿疹发病率为30%~40%。并且,通常其皮肤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更严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年轻化趋势,如何促进糖尿病急性湿疹的早期愈合,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4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学

3、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将作者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38例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42~76岁,病程3~10d,平均5d。皮损分布,双下肢小腿伸侧20例,占52.6%,足背单侧10例。占26.3%,手掌双侧8例,占21%,皮损面积1cm×1cm~5cm×6cm;经常失眠者35例,占57.9%,血糖最高29.76mmol/L,最低者在正常范围。血液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5例,占65.8%,中性粒细胞降低26例,占68%。所有患者心

4、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采用门诊治疗。1.2治疗方法1.2.1调理①生活调理:避免外界刺激,忌用热水烫洗、过度搔抓,不用碱、皂等化学物质。②饮食调理: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控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海鲜等等刺激性饮食,以清淡为宜。③精神调理:烦躁失眠者,可口服天麻素胶囊。1.2.2全身治疗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大致正常范围。②选用抗组织胺药,必要时两种配合。③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4口服甘露聚糖肽。④清热祛湿,可口服黄芩、黄连、黄柏。或中成药一清胶囊。1.2.3局部

5、治疗①皮损发生于四肢者,抬高患肢。②2%的湿疹洗剂(黄芩、菊花、茵陈、明矾各100g)洗患处,30min/次,bid。应用胰岛素8~16U+庆大霉素8~16万U(2~4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湿冷敷创面,30min/次,b.i.d.。③皮肤瘙痒,可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贵州宏奇药业有限公司),t.i.d.④对于搔抓而形成溃疡者,可用YG-30型He-Ne激光理疗仪(波长632.8nm,功率30mW,给予光导纤维束照射,每次二三个穴,每穴3~5min,b.i.d.。两周为一个疗程。2结果全身病情稳定,皮损瘙痒

6、消失,皮肤无渗出,创面修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夜间睡眠好,疗效满意。3讨论3.1全身综合治疗是病情稳定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内含糖类物质高,其浓度是血糖浓度的三分之二,容易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使得皮损经久不愈。出现急性湿疹时,由于剧烈瘙痒,搔抓而使得皮损加剧,形成溃疡,皮肤的屏障功能被破坏。因此,全身综合治疗,尤其是病因治疗,更有利于皮损的修复。3.2局部处理是皮损修复的前提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由于剧烈瘙痒、皮肤的渗出等,4极易形成皮肤溃疡。局部使用胰岛素可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及促进

7、蛋白质合成,同时也抑制脂肪分解,进而加强组织修复功能,增强抗菌能力。应用山莨菪碱,可扩张血管,改善皮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皮损创面愈合。应用庆大霉素有抗菌消炎作用。中药黄芩、黄连、菊花、茵陈、明矾,具有清热、祛湿、收敛作用,外用可加快皮损坏死组织、污垢的清除,湿冷敷又可使使创面上的脓液脓痂等得以充分引流和脱落,并可加速脱痂,促进焦痂分离。复方吲哚羙辛酊,具有抗炎脱敏抑制真菌作用。医学研究表明:He-Ne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性皮损的作用机制是,利用其穿透性较强的特点,能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和减少炎症递质如5-羟色胺等

8、而减轻瘙痒,又因其可以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溶菌酶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作用,从而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2]。参考文献[1]王润秀,林源,黎信森,等.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45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72.[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