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

ID:62249978

大小:3.01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1-04-23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_第1页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_第2页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_第3页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_第4页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托蜡合成技术简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9/18C1化学与化工1第二章液体燃料与燃料添加剂章结兵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9/18C1化学与化工2第二章液体燃料与燃料添加剂主要内容F-T合成技术甲醇燃料合成技术甲醇制汽油技术混合醇燃料的合成技术燃料添加剂-二甲醚合成技术2021/9/18C1化学与化工32.1F-T合成技术定义F-T(Fischer–TropschSythesis)合成是指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反应条件下合成以石蜡烃为主的液体燃料的工艺过程。是将煤和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核心技术。该反应于1923年由F.Fissche

2、r和H.Tropsch首次发现后经Fischer等人完善,并于1936年在鲁尔化学公司实现工业化,F-T合成因此而得名。合成原料:CO/H2(合成气)合成气制备:煤、天然气、生物质等为原料经气化获得CTL、GTL、BTL。特点:产物以直链烷烃、烯烃为主,无硫、氮等杂质。概述2021/9/18C1化学与化工42.1F-T合成技术概述-------历史沿革时间发展进程主要研究者1923发现CO和H2在铁类催化剂上发生非均相催化反应,可合成直链烷烃和烯烃为主的化合物,其后命名为FT合成。F.Fischer和H.Tropsch19

3、36常压多级过程开发成功,建成第一座以煤为原料的F-T合成油厂,4000万L/a德国鲁尔化学公司1937中压法FT合成开发成功。1937引进德国技术以钴催化剂为核心的F-T合成厂建成投产日本与中国锦州石油六厂1944中压法过程中采用合成气循环工艺技术,FT合成油厂进一步发展德国1945后FT合成受石油工业增长的影响,其工业化发展受到影响19525万吨/年煤基F-T合成油和化学品工厂建成前苏联19534500t/a的铁催化剂流化床合成油中试装置建成中国科学院原大连石油研究所1955建立以煤为原料的大型F-T合成厂(Sasol

4、-Ⅰ厂),采用Arge固定床反应器,中压法,沉淀铁催化剂。SASOl公司(SouthAfricanCoalandGasCorp).1970提出FT合成在钴催化剂上最大程度上制备重质烃,然后再在加氢裂解与异构化催化剂上转化为油品的概念荷兰Shell公司1976浆态床反应器技术、MTG工艺和ZSM-5催化剂开发成功美国Mobil公司1980Sasol-Ⅱ建成投产,中压法,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熔融铁催化剂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由美国M.W.凯洛格开发,SASOl公司改进。1982Sasol-Ⅲ建成投产,中压法,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熔融铁催

5、化剂SASOl公司1982提出将传统的F-T合成与沸石分子筛相结合的固定床两段合成工艺(MFT工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1985新型钴基催化剂和重质烃转化催化剂开发成功荷兰Shell公司1993采用SMDS(中间馏分油合成)工艺在马来西亚的Bintulu建成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50万液体燃料,包括中间馏分油和石蜡。荷兰Shell公司1994采用MFT工艺及Fe/Mn超细催化剂进行2000t/a工业试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21/9/18C1化学与化工52.1F-T合成技术合成产品的分布与组成组分非常复杂:

6、甲烷到石蜡烃烃类的碳数分布服从Anderson–Schulz–Flory(ASF)distribution规律Mn碳原子数为n的烃的质量分数;为链增长几率产物分布制约了产品的选择性,使得目的产品收率低,汽油产品的收率不超过40%(wt%),而有些产品如石蜡收率高达80%-----二次加工直链的烷烯烃,尤其是α-烯烃含量较高,而异构烷烃与芳烃含量较少-----汽油的辛烷值较低反应器产品,wt%固定床/Arge气流床/Synthol甲醇(C1)510液化石油汽(LPG)(C2-C4)12.533汽油(C5-C12)22.53

7、9柴油(C13—C19)155软蜡(C20-C30)234硬蜡(C30以上)182含氧化合物47典型的F-T合成产品的组成与分布比较概述----经典F-T合成的特点2021/9/18C1化学与化工62.1F-T合成技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特征F-T合成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2721~2930kJ/m3(CO+H2)(如果考虑到原料气中的惰性气体存在以及转化不完全等因素,实际放热量约为1674kJ/m3(CO+H2));温度为1500℃左右(绝热条件下,反应器温度),可导致催化剂局部过热,降低反应选择性。催化剂对温度很敏感;钴、

8、镍催化剂:170~210℃;铁铜剂:220-250℃;熔铁催化剂要求280-340℃;当温度超过上述温度范围------甲烷和碳沉积的生成,目的产物的产率降低、催化剂寿命缩短;最突出特点:合成产品碳数分布宽、目的产品选择性差、温度敏感性大、强放热等。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打破Schulz-Flory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