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

ID:6225303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1页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2页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3页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4页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沥青砼路面产生病害原因和预防措施  摘要: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下,沥青砼路面往往会出现各种病害,其公路使用性能逐渐恶化。本文针对几种主要常见病害分别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关键词:病害,预防措施,治理方法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沥青砼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下会逐渐出现损坏,其使用性能逐渐恶化。沥青路面病害从表象上看,有各式各样的裂缝,如横向或纵向裂缝、块状裂缝和网状裂缝(龟裂)等;也有各种类型的变形,如沉陷、车辙、搓板、推移和拥起等;表层有

2、时可能还有各种露骨、松散、剥落、坑槽和泛油等现象的出现。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本文针对几种主要常见病害分别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一、裂缝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龟裂、块裂、反射裂缝。这些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功能一般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表面水分的侵入,会使路面结构层甚至路面的强度、承载力下降,9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一)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选用高低温性能好、抗老化性能好、含蜡量低、黏度高

3、的优质沥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的改性剂,以提高其性能指标。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黏附性能好的集料。(二)治理方法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mm~5mm)可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灌缝。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垃圾,并使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mm~5mm石屑。二、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其病害属变形类型,除了影响行车舒适外,车辙还对

4、交通安全有直接影响。车辙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沥青混合料配比、沥青等级、级配和交通荷载、环境温度、施工中的压实等因素。(一)预防措施1.根据气候条件选择优质沥青,优化配合比设计;92.施工时按照规范碾压,保证压实度;对特殊路段,要采用改性沥青或高性能沥青;3.道路结构设计时,每层厚度不超过集料最大粒径的4倍。(二)治理方法1.如仅在轮迹处出现下陷,而轮迹两侧未出现隆起时,则可先确定修补范围,一般可目测或将直尺架在凹陷上,与长直尺底面相接的路面处可确定为修补范围的轮廓线,沿轮廓线将5cm~10cm宽的面层完全凿去或

5、用机械铣削,槽壁与槽底垂直,并将凹陷内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kg/m2~0.6kg/m2黏层沥青,用与原面层结构相同的材料修补,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2.如在轮迹的两侧同时出现条状隆起,应先将隆起部位凿去或铣削,直至其深度大于原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2倍,槽壁与槽底垂直,将波谷处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kg/m2~0.6kg/m2黏层沥青,再铺筑与面层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3.如因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好等原因引起车辙时,则应对基层进行补强或将损坏的基层挖除,重新铺筑。

6、新修补的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性,坚实平整;如原为半刚性基层,可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稳定碎石修筑。但基层厚度不得小于15cm。修补时应注意与周边原基层的良好衔接。9三、拥包拥包是指路面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拥包产生的原因是是多方面的,如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足;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基层或下卧层软弱或不稳定夹层或未充分压实等。(一)预防措施:1.配合比设计时,控制沥青含量和细集料用量;2.面层摊铺前下层清扫干净并喷洒粘层油;3.人工摊铺时,做到粗细均匀分布。(二

7、)治理方法:1.路面拥包、可在气温较高时,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铲除,夯实后用烙铁烙平,而后找补平顺2.对已趋于稳定(其底部沥青混合料油分挥发或老化)不再发展的拥包,可用铣刨机,铣刨平整后,加铺稳定性较好的沥青混合料。四、泛油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时又不存在逆过程,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以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表征的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9(

8、一)预防措施1.施工前须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选定合适的沥青标号;2.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二)治理方法1.对于路表轻微泛油,可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砂,撒布量以车轮不粘沥青为度。2.如泛油较严重,可先撒布5-10(15)mm集料,经行车碾压稳定后再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砂嵌缝。使用过程中,散失的集料须及时回扫,或补撒集料;3对于局部施工质量差引起水损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