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

ID:62257411

大小:134.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7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_第1页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_第2页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_第3页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_第4页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蜜蜂引路》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蜜蜂引路》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2、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

3、笔。    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4、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20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敲门  惊讶 向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

5、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6、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

7、.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

8、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