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

ID:622603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7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_第1页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_第2页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_第3页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_第4页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园林施工中假山制作要点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趋向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欣赏艺术,渐渐成为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必需品,而假山作为园林施工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制作工艺也是相当重要。本文主要阐述有关园林施工中假山的制作要点。【关键词】园林施工,假山制作,要点分析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前言近些年来,园林艺术逐渐闯入人们生活娱乐的视野,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假山,作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其制作工艺也是相当重要,直接关乎到园林的整体美感以及艺术气息。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假山的制作要点。二、现代

2、园林中假山的应用与发展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假山,也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与其具有相同的发展脉络。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发展、兴盛,始终沿着自然山水园的道路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完善的园林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7在现代园林中假山的使用空间也呈现多样化。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假山也出现在屋顶花园、室内庭园、城市公园等多种园林空间,表现了其较强的造型能力。同时假山的塑造也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创造人工峡谷,为漂流活动提供景观依托:应用于海洋馆创造水下地貌景观,配合

3、游鱼,通过分割空间、塑造地形来丰富水下游览和观赏空间;在现代大型展览温室里,通过假山造景来体现各种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生长的原始环境,为各种植物提供展示空间等等。在应用于现代园林的过程中,假山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变化,集中体现在造型、风格、尺度三个方面。假山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靠形象的魅力去感染观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假山造型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传统园林中没有过的造型。同时,现代科技工艺也应用于园林造景。如与喷雾技术结合来表现如深山大壑般沐浴雾中的山水。现代制冷技术使人造冰洞成为现实,为假山增添了无限情趣,也再现了自然的冰洞景观的魅力。

4、假山石料的选择71.南太湖石,俗称太湖石,是一种多孔玲珑剔透的石头,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与雨花石、昆石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太湖石乃太湖石骨,浪击波涤,年久孔穴自生”。太湖石的形成,首先要有石灰岩。苏州太湖地区广泛分布2~3亿年前的石碳、二叠、三叠纪时代形成的石灰岩,成为太湖石的丰富的物质基础。尤以三亿年前石炭纪时,深海中沉积形成的层厚、质纯的石灰岩最佳。往往能形成质量上乘的太湖石。然后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着纵横交错的石灰岩节理裂隙,无孔不入的溶蚀,精雕细凿,或经太湖水的浪击波涤、天长日久使石灰岩表面及内部形

5、成许多漏洞、皱纹、隆鼻、凹槽。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纹鼻槽有机巧妙地组合,就形成了漏、透、皱、瘦,奇巧玲珑的太湖石。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被称为太湖石中的四大珍品。2.易州怪石,亦称北太湖石。产于易县西部山区,其石质坚硬、细腻润朗,颜色为瓦青。以奇秀、漏透、皱瘦、浑厚、挺拔、秀丽为特征。由于大自然的造化,使太湖石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形态荒涎怪异,别具特色。有的象飞禽,形似孔雀梳羽,祥云缭绕、彩蝶飞舞;有的小巧可爱象小狗静卧,憨态可掬;有的象玉兔活灵活现;有的浑厚、壮观,酷似骏马奔腾;有的挺拔如山峰

6、叠起雄伟宏大。这一幅幅逼真美丽的图画,让人遐想,令人陶醉,成为建造园林假山、点缀自然景点理想的天赐材料。73.鹅卵石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石材,取自经历过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在数万年沧桑演变过程中,它们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被砾石碰撞摩擦失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又和泥沙一道被深埋在地下沉默了千百万年。鹅卵石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红者为铁,蓝者为铜,紫者为锰,黄色半透明为二氧化硅胶体石髓,翡翠色

7、含绿色矿物等等;由于这些色素离子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使鹅卵石呈现出黑、白、黄、红、墨绿、青灰等色系。四、假山的制作过程控制7假山工程的基础可分为陆地和涉水两种,在做法上又有桩基、灰土基础和混凝土基础之分。桩基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假山基础做法,《园冶·掇山》说:“掇山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尤其是水中的假山或假山驳岸,用得较为广泛。其原理是将桩柱的底头打到能接触到水下或弱土层下的硬土层,以形成一个人工加强的支撑层,桩柱在假山基础范围内均匀分布,这种桩称为“支撑桩”。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

8、列的则称“梅花桩”;用以挤实土壤,以加强土壤承载力的,则称之为“摩擦桩”。桩柱通常多选用柏木或杉木,以取其通直而较耐水湿。桩粗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桩长一般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