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

ID:62265357

大小:1.58 MB

页数:91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发热与物理降温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热与物理降温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主要内容概念发热指各种原因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部位正常范围平均温度口腔36.5~37.5℃37.0℃直肠37.0~38.0℃37.5℃腋窝36.0~37.0℃36.5℃中枢性发热临床特点6无感染证据,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7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8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中枢性发

2、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发热以出血性多见,特别以内侧型出血破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较常见;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损害下丘脑前区也易引起中枢性高热。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中枢性高热是由于出血和周围水肿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性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脑梗死引起中枢性发热者较少见,但可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和桥脑梗死患者,可能为大面积梗死灶周围水肿影响下丘脑、桥脑病灶影响了下丘脑的传出径路所致。脑外伤和脑手术脑部手术侵袭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多发

3、生于术后数天内。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可引起发作后体温升高。中枢性发热引起中枢性发热的主要疾病及病变急性脑积水酒精戒断颈段或上胸段病变恶性高热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中枢性发热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一般同时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主要内容物理降温局部冰袋降温法冰帽降温法冷湿敷降温法全身酒精/温水擦浴

4、灌肠降温法控温毯降温法静脉降温法适用于体温在39℃以上冰袋降温法部位: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中间间隔1小时。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枕后耳廓阴囊—冻伤心前区---心率减慢腹部---腹痛腹泻足底–冠状动脉收缩禁忌部位:继发效应是指用冷疗法或热疗法超过一定时间后,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使用冰袋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分钟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

5、宜在50分钟内进行。降温的同时可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冰帽降温法对于脑损伤、脑水肿的患者可选用冰帽降温法。可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量,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将患者头部置冰帽中,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小枕垫在患者肩下。使用冰帽注意事项每30分钟测量一次肛温,使之维持在33℃左右,不宜低于30℃,以防心室纤颤等。观察头部皮肤情况,尤其注意耳廓部位有无青紫、麻木及冻伤发生。注意心率变化,有无房颤、

6、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冷湿敷降温法冷湿敷前,局部应涂凡士林,保护皮肤。高热患者敷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时间15~20分钟。冷湿敷30分钟后测量体温,39℃以下停用。酒精/温水擦浴乙醇擦浴:25%~35%、30℃温水温度:32~34℃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等。头部置冰袋,足底置热水袋,以预防头痛。30分钟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若降低至39℃以下,取下头部冰袋。灌肠降温法对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都不能降温的患者,

7、可选用灌肠降温法。一般可选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灌肠降温注意事项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控温毯降温法通过调节控温毯中循环水的温度来降低温度,增加皮肤散热,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接触病人面积大,控温效果稳定,不易反弹。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操作方便。使用控温毯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水箱、冰毯

8、是否漏水。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安全。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使用控温毯注意事项使用冰毯降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