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

ID:62268713

大小:877.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微生物与制药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与制药药物的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而言的。在我们检测时,药物的作用受到用药时培养基的组成、温度、PH值及所用的菌种、菌量等各个因素有关。虽然说体外抗菌试验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体外抗菌试验没有复杂的体内因素影响,因此药物体外抗菌试验和体内抗菌试验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在体外对药物进行测试后,有效的药再要进行体内试验,如果体内试验再次证实此药有效的话,才能推荐应用到临床。第一节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一)体外抑菌试验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

2、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比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抑菌圈直径(mm)耐药中敏敏感氯霉素≤1213-17≥18红霉素≤1314-17≥18四环素≤1415-18≥19卡那霉素≤1314-17≥182.打洞法含菌琼脂平板上打洞,所以说微量法适于药物血浓度的监测。优点是微量(血清用量少)敏感,操作简便。除此之外还有管碟法、直接滴加法和挖沟法:适用于测试一种药物对几种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是先制备普通琼脂平板,并在平板上挖直沟,在沟内滴加药液,在沟侧接种细菌

3、。经过培养以后观察加细菌生长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沟和细菌间的抑菌距离的长短,来判断该药物对这些细菌的抗菌能力。(二)、  体外杀菌试验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的。1. 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度MLC)的测定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了药物的MIC。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分别移种到无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MLC)。如果是细菌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2.活菌计数法将定量的试验菌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定量药物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

4、数计数,从存活的微生物数量计算出药物对试验菌的致死率,从而判断药物的杀菌能力。活菌计数一般是将定量的药物与试验菌作用后混合液稀释后,混入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培养后数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所以可以用菌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混合液中存活的细菌数。或者也可以用微孔滤膜过滤药物与试验菌的混合液,洗净药液,将滤膜放在平板上培养后数菌落数(CFU)。3.酚系数测定(石炭酸系数测定)酚系数是以酚为标准,将待测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效力相比较,所得的就是杀菌效力的比值。苯酚系数=消毒剂的杀菌稀释度/苯酚的杀菌

5、稀释度(苯酚系数大于2或等于2才合格)由于各种化学消毒剂杀菌原理各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酚类消毒剂杀菌效力的测定。具体的测定方法:是分别将酚及待测化学消毒剂按不同比例稀释,各取5ml放到试管中,再加入经24小时培养后的菌悬液各0.5ml,混匀后放入20℃水浴中,5、10、15分钟分别取一接种环混合液移种到另一支5ml的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记录生长情况。(三)、  联合抗菌试验1、联合抗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②拮抗作用,两种

6、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常用方法1.棋盘格法棋盘稀释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检测菌的MIC。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可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0.5-1为相加作用;1~2为无关作用;>2为拮抗作用。[棋盘法的设计]棋盘法的主

7、要优点在于甲、乙两药的每个药物浓度都有单独的和与另一个药物不同浓度的联合,因此能精确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在适当浓度的比例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棋盘法之前应先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单独对受试菌的MIC,然后以两药MIC的8倍、4倍、2倍、1倍以及MIC的1/2、1/4、1/8浓度(或4倍、2倍、1倍、1/2、1/4浓度)分别进行联合。可见举例,如表—1的青霉素G与链霉素联合药敏实验和表2的TMP+SMZ的联合作用。药物及浓度青霉素G(IU/m1)链霉素单药对照4210.50.25链霉素(µg/ml)64------32------

8、16------8---+++4---+++青霉素G单药对照---++细菌对照-: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FIC指数=1/1+16/16=2——无关2.纸条试验在含菌平板上垂直放两条浸有不同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观察两药形成的抑菌区的图形来判断两药联合应用时,是无关、协同还是拮抗作用。3.  纸条梯度平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