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

ID:622740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7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_第1页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_第2页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_第3页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_第4页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财政投资机制在武陵山片区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对策探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来说,依靠市场的主导作用,搞农村建设在现阶段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依靠金融协调机制的也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只有发挥财政投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分析财政投资机制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财政投资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确立财政投资机制的原则,就提高财政支出支农的比例、完善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推进农村财政转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武陵山

2、片区;财政投资机制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03-028武陵山区农村经济区位和自然条件相对滞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而,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在全国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居住条件差、地方财力有限、资金筹集难度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程度低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武陵山区仅靠市场的或单纯金融手段来改变现状,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的武凌山区,其财政机制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存在不协调的矛盾,财政对

3、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十分有限。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财政支持这个杠杆,发挥财政的最大效能,更好地开展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一、财政投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总投入量过少,比例不高。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环境看,武陵山区农村自然环境恶劣,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脆弱,是一个弱质产业,生产、生活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各类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农业产出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少,自我积累能力差,

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少,地方财力有限,资金来源渠道不广,用于地方建设的地方财政投资非常有限。8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比例不均衡,投入结构不协调。因为地方经济较弱,造成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同时,政府机构运转的行政事业费用也要从财政支出,造成僧多粥少的困境,最后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支出就寥寥无几了,从而造成无法发挥财政支农应有的作用。如果在剔除教育、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经费等固定支出,那么财政用于农业生产、科研、公共基础建设等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费用更是微乎其微了。正是诸如此类的因素,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低。3.财政支农投入的带动性没有很好的发挥。武陵

5、山区的社会现状是:生态恶化、土地贫瘠、农业弱质、农民贫困、农民知识缺乏、市场无序等特点,同时,资本要素缺乏、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和农村投资风险加大、靠市场竞争引领因素不强、可运用刺激经济发展方法和手段较少等等,正是有如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原因,造成武陵山区这个地方,很难吸引更多资金来帮助其发展,最终,致使财政资金投资机制失去了导向和四两拔千金的示范功能。4.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善。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武陵山的财政资金多来自上级项目带动和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的途径决定了资金管理面临着困难,造成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相

6、互之间职责不清,资金分配缺乏相互协调,各自为政。结果,就是资金的使用情况不符合武陵山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很难反映农民的意愿。同时,财政支出监督的不到位,在项目的整个制定、审批、安排的环节中,无法实现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二、财政投资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81.结构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有着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不可预知多、见效慢等特点,面对如此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不考虑结构上的差异,要注意保持其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了解不同制度各自地位和功能的重要性,各自的系统性和功能的完

7、整性必须要坚持。2.主导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简单地说,武陵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制度保障,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形成多种组织形式为载体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相配合的资金综合来源。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者兼顾的前提下,形成财务主导,金融支农配合,商业金融补充的总体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体系。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问题的敏感性以及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宏观性、复杂性,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对没有经验的要允许某个地方先行先试,待有了经验后,再进行推广。经过实践证明的可行性方

8、案要积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践。三、财政投资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财政应该以放活、多予、少取为主要指导原则。通过多种方法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执行过程中重点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多予”,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