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

ID:622792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7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_第1页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_第2页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_第3页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_第4页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探究综述  [摘要]有关中国救灾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范围较广,各个朝代均有涉及。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唐宋、明清两个历史阶段,且主要集中于国家方面,对民间、宗教的救济对策研究较少。若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可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使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济研究更加完善。[关键词]近十年;中国;救灾史[中图分类号]X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17-03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学者们将中国历代的救灾措施与现实

2、问题结合起来,以期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措施研究,为今天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针对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灾思想、对策是中国救灾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邵永钟的《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3期)已有专文撰述,故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一、关于救灾思想的研究8张涛、项永琴、檀晶的专著《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就中国的传统救灾思想进行了广泛考察和系统梳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传统的防灾救灾的思想主张及其深刻影响。发表

3、论文研究救灾思想主要有:(1)武玉环认为,金朝的防灾救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农思想;广积粮储、崇尚节俭的备荒思想;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谐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天命观等方面。金代的防灾救灾思想,既有其积极的唯物主义成分,也有消极的唯心主义成分,体现出封建时代的特点。(2)李华瑞指出,儒家荒政思想在北宋中期得到重视和实践,王安石变法是我国统治阶级第一次利用国家政权推进荒政的尝试。高中华主要探讨了清代名臣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形成背景与其边疆救灾活动及特点。除此之外,张福运《宋代荒政思想初探》(《江西财

4、经大学学报》2010年3期),金霞《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祥瑞灾异事务的管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张文《宋朝的自然灾害与荒政等级管理思想刍议》(《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1期),王娟《“民本”与救荒——林则徐的救荒思想与实践》(《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均就防灾救灾思想问题进行了探讨。值得一提的是,王文涛的《(周礼)荒政思想试论》(《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祁磊《(周礼)所见灾荒思想》(《湖北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甄尽忠《(周礼)备荒救灾思想浅论》(《河南

5、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就《周礼》所体现的荒政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8二、历代政府救灾对策总述历代政府为维护统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正常运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制定了一系列救灾对策。学者围绕着历代政府的救灾对策展开了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性的救灾对策研究,即历代政府对当代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总体性对策;二是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即历代政府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救灾对策的研究。(一)关于整体性救灾对策研究8学者围绕断代救灾史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成果丰富。著作方面有:周致元编著的《明

6、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该书通过对明代11部荒政文献的研究,总结出明代的备荒制度和救荒制度建设的一些情况,对于当今的救灾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石涛的专著《北宋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考察了北宋时期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措施及工作流程。论文方面,武玉环提出金代实行了政府、个人、民间救济相结合的多种救灾方式。李辉指出,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政治性救灾措施主要有皇帝自责、纳谏、整顿吏治、安抚灾民等。夏明方对“荒政书”内涵和外延作出

7、新的界定,并对救荒制度也作出了论述。石涛运用计量的方法,从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角度入手,对相关史料进行量化分析经济学,得出了北宋政府灾害管理投入的总量。赵克生认为,明代发展了前期劝分赈灾的措施,由汉代以来的“入粟补官”演变为“义民旌表”。毛阳光认为,唐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官吏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灾害救济中去,蠲免和赈贷等救灾措施都能够得到较好地贯彻。郭文佳认为,宋代灾害的救助程序主要包括诉灾、检放和抄札三部分。张建民指出,清代在“郑重斯文”理念指导下,对灾荒时期的生员实行单独的、具有封闭性质的赈济

8、制度。(二)关于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8相比于国家整体性救灾对策研究,区域性救灾对策的研究更加细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在断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又将地区固定化。吴媛媛、何建木以灾后救助所形成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结合文集、徽州文书和地方志等有关史料,对晚清的一次水灾的赈济过程、款项与物资的来源与比例进行了分析。张祥稳指出,乾隆朝的灾害救济原则为“宁宽勿刻”、“宁滥无遗”,在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和桃源三州县的水灾赈济中,灾民们从中央赈济政策和“成例”的落实中得到了一定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