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

ID:6229251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_第1页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_第2页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_第3页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_第4页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了解到他们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能力水平,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并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一、引言“‘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

2、tioncompetence)是指“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及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一种可以达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实现其目标及期望的相对的能力”,也是指“在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我国多数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通常会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而不是使用“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competence)”这个概念。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由上海大学和英国萨利大学(Universityof9Surrey)联合举办的“

3、2006年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庄恩平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同一个概念,二者是可以互用的。二、文献综述(一)国外跨文化研究概况跨文化交际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跨文化交际才被确立为一个单独的学科。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witchellHallJr.)发表了他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在学术领域正式问世。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60年代中期,在匹兹堡大学的一批学者组

4、织了研讨会,形成了一个研究中心。在这一时期,众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文化与交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以Gudykunst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这一时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多以传播学为基础,与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辅以经验基础,通过观察和调查进行。(二)国内跨文化研究概况9上个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从国外引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oadedWordsandEnglishLa

5、nguage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1996年至1999年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提升和拓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更多地与世界接轨,学术交流活动增加,相关著作的译介进一步加强,比如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莫滕森(S.Mortenson)著,关世杰等译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等。2000年至今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高潮和深化阶段。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国内掀起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次高潮,大批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喷涌而出,在中

6、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以“跨文化交际研究”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从1989年至2013年,约有7015篇论文,如2011年戴晓东发表在《学术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等。三、数据结果分析9笔者以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选取非英语专业2013级B23和B30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背景问卷、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及文化知识测试。背景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背景,还有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频率分布。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总共30题,可以分为五个纬度:跨文化交际知

7、识、跨文化交际态度、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差异。问卷设计采用莱克特等级计分法,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这说明本校多数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外国文化,或者说只是以其中一两个方式接触外国文化。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知识水平测试中,则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表明本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基础,已经掌握一部分跨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五个纬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