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

ID:6230462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7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_第1页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_第2页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_第3页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_第4页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马崖水电站大坝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技术总结和施工实践  [摘要]:本文以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建立过程为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测量规范和技术要求,总结出控制网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控制精度产生的根本性影响,由此对以后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关键词]:控制网技术总结施工实践中图分类号:TV74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为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的第二级,位于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中游,花江大桥上游20.2km处的关岭县尖山村和兴仁县补朗村交界的尖山峡谷河段,其上游45km为已建成的光照水电站,下游为马马崖二级水

2、电站。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航运次之。电站装机容量540MW,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保证出力97MW,年利用小时2948h,年发电量15.92亿kW•h。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属二等大(2)型工程,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开敞式溢流表孔、坝身放空底孔、左岸引水系统及左岸地下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12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592.00m,坝底高程483.00m,坝高109.00m。坝顶宽12m,挡水坝段下游坡比为1:0.75,溢流坝段最大坝底宽为100.50m。坝顶轴线长度为247.20m。消力池池长60m,底

3、宽51.50m,底板顶高程493.00m,底板厚3m。坝轴线方位角为N46.89oE。2控制网的建立依据为满足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要求,统一工程各部位施工阶段测量基准,确保施工测量成果质量。按《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以下简称《施工测量规范》)的规定,需在水工建筑物布设精度一致的平面及高程施工控制网,作为工程施工测量放样的首级控制网和工程施工前期变形监测基准控制点。2.1测量控制网建立依据(1)《北盘江马马崖电站大坝土建工程招标文件》;(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3)《中短程

4、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4)《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上述控制测量依据以《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为准,该测量规范没有明确说明的地方参照其它规范执行。3控制网点布设方案3.1平面控制网12根据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施工总布置图,主要建筑物布置相对集中,施工控制网主要为建筑物施工放样基准和施工期临时监测基准。贵阳勘测设计院已在施工区内建立了二等施工平面控制网。该网共计11个控制网点,但只有Ⅱ-06、Ⅱ-07、Ⅱ-08、Ⅱ-09四个点能控制主坝施工区,但其中Ⅱ-07点在开挖时

5、已被破坏。而且坝址附近地形陡峭(垂直高差达120m)。经过对各种方案的对比和设计优化,决定新建立的独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共计8个点,其中Ⅱ-06、Ⅱ-08和Ⅱ-09系原二等网点,以Ⅱ08和Ⅱ09为独立控制网的起算点;共计观测42个方向,20条边;平均边长约250m;主坝建筑物绝大部分在坝轴线以下,故坝上布设3个控制点,坝下布设5个控制点;8个控制点高程分别位于EL549m、EL552m、EL582m、EL592m、EL621m、EL636m、EL638m、EL727m,能满足大坝建设高程EL483m~EL592m施工要求。控制网形图如下图所示:3.2高

6、程控制网高程控制为三等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施测,在平面控制网施测的同时,同步进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测量,测量每个平面控制点的高程,即马马崖大坝独立施工控制网为三维控制网。如上图所示,该三角高程控制网共计8个点,其中Ⅱ-06、Ⅱ-08和Ⅱ-09系原二等网点,以Ⅱ-08和Ⅱ-09两点为高程控制网的已知点;共计观测20个对边,平均边长约250m;128个高程控制点分别位于施工平面控制网点上,使每个控制网观测墩为三维坐标控制点,极大方便了今后大坝施工测量的放样工作。3.3控制网技术要求首先在对原二等控制网检测无误后再进行马马崖电站大坝

7、独立施工控制网的施测。三等控制测量按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1)三等边角网的技术要求依据规范中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1.8″;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0;三角形最大闭合差:7.0″;水平角观测测回数:6测回;半测回归零差:6.0″;一测回2C较差:9.0″;同方向值各测回差:6.0″;测距一测回读数较差:3mm;测距测回间较差:5mm;测距往返测较差:2√2(a+bD);(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三等测量技术依据规范技术要求:天顶距中丝法:4测回;指标差较差:8″;测回差:5″;仪器、镜高丈量误差:±2mm;对向高差较差:±35√S(S为斜距);附合

8、或环闭合差:±12√L(L为路线长);4外业观测4.1控制网观测墩的建立12控制网点采用钢筋砼观测墩。控制墩结构按照《水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