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

ID:6232074

大小:7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0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_第1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_第2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_第3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_第4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与诊疗方案  [收藏]  2011-05-0211:44   标签:中医  临床路径  诊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  赵进喜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诊疗方案(2011版)  消渴病肾病,继发于“消渴病”的肾脏疾病,包括“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肾劳”、“关格”等,与古代文献中的“肾消”密切相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其早期症状不突出,仅表现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中期可以表现为尿多浊沫、水肿等,化验肾功能指标尚正常,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晚期肾功能损害不断加重,失代偿期可以表现为乏力、腰腿酸痛、夜尿频多、水肿、食欲减退、面色无华、爪甲

2、色淡等,甚至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大小便不通,出现多器官、多系统损害,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乱,终成中医“关格”危候。  一、诊断  1.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2年山东明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消渴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  气虚证: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脉弱。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虚证:①面色无华,②唇甲色淡,③经少色淡,④舌胖质淡,⑤脉细。具备两项可诊断。   阴虚证:①怕热汗出,或有盗汗,②咽

3、干口渴,③大便干,④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⑤舌瘦红而裂,⑥脉细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阳虚证: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肿,④夜尿频多,⑤舌胖苔白,⑥脉沉细缓。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瘀证: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②肢体麻痛,或偏瘫,③肌肤甲错。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有一项可诊断。 痰湿证:①胸闷脘痞,②纳呆呕恶,③形体肥胖,④全身困倦,⑤头胀肢沉,⑥舌苔白腻。具备三项可诊断。   湿浊证:①食少纳呆,恶心呕吐,②口中粘腻,口有尿味,③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④皮肤瘙痒,⑤舌苔白腻。具备三项可诊断。 消渴病肾病临床常见证候:   早中期: 气阴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

4、证同见) 阳气虚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阴阳俱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晚期:   气阴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阳气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气血阴阳俱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2.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消渴病肾病即现代医学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可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和美国肾脏病协会2007年提出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进行。 (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个月内连续尿检查三

5、次UAER介于20~200μg/min(28.8~288mg/24h),且可排除其他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 (3)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可以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糖尿病肾脏疾病。同时应注意排除肾盂肾炎、原发和其他继发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病肾脏损害、心功能衰竭等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3.消渴病肾病

6、分期   消渴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现代医学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中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或中成药   1.早中期消渴病肾病(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Ⅲ期和Ⅳ期肾功能正常者)  要求在饮食治疗、降糖、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措施。可以根据本虚证表现分为三型辨证论治,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标实兼证,

7、随证加减。   (1)气阴虚血瘀证(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四肢困倦,气短声低,平素易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心烦失眠,或午后低热,尿频色黄,或有浮肿,或视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自汗、盗汗,尿频量多,口渴欲饮,大便偏干,舌质暗红,或舌暗红体瘦,舌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数。  治法:益气养阴,补肾化瘀。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参芪地黄汤、清心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