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

ID:623722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_第1页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_第2页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_第3页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_第4页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场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欣赏、动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2、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3、调动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创造性地参

2、与音乐活动;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三、教学分析5本课为广东省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中第二节教学内容《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在音乐课本上只有一般的乐器图片和简单的分析,学生从呆板的书上很难去了解各种乐器的结构色彩以及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先分出重难点按各器乐的特点在课件中常见的四种乐器:古筝、古琴、琵琶以及扬琴。首先通过实物直观介绍它们的结构、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过欣赏各自的代表曲目听辨其音色说出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对乐器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它

3、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七、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5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上一节欣赏课,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乡间的小路》。师:同学们好听吗?认识里面的乐器吗?生:自由发言(二)新知探究,小组交流。1、像古筝、琵琶、扬琴等这些乐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弹拨乐器什么叫弹拨乐呢?弹拨乐: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师:其实还有很多的弹拨乐器是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我国名民族弹拨乐器的知识,2、介绍乐器(1)琵琶柳琴(端坐,找学生模仿端坐用拨片讲弹挑

5、演奏姿势)月琴阮(用拨片请学生自己来试弹)三弦扬琴(教同学们用手指当作琴扦演奏)古琴:同学生在什么地方见过古琴没有啊?(比较他们的外形和音色的相同与不同以及弹奏方法)5那同学们知道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2)详细介绍古筝:(看实物讲解古筝结构及音色特点)生:古筝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生:琴弦。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弦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生:21根。师:古筝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感受)师: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

6、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师:古筝曲有一首非常出名的独奏曲,《渔舟唱晚》请同学们认真听,乐曲从开头到结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生:有慢-渐快-很快-慢(3)师:示范分段演奏板书:《渔舟唱晚》有慢-渐快-很快-慢师:这首古筝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首曲子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生:自由发言5师: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表现渔人划桨归舟,乘风破浪的欢快情绪,表现了动态美。(三)总结概括,加深理解。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师

7、生总结)2、听辨游戏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游戏,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一些音乐,你们听听他们分别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3、拓展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吧!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