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ID:623802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_第1页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_第2页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_第3页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一、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农民权益问题。如何进行土地流转又能保护好环境与身份转变的农民利益,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立足我国农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在合理合法的制度框架内,构建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可以为政府大力推进农地流转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我国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农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不规范行为众多,农民权益受损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1.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农民权利主体地位

2、缺失。《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实行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集体分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法律只明确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没有说明归哪一层次的集体所有,以及各层次所占土地比例是多少也没有界定。当农村土地客观需要流转时,乡(镇)、村集体组织理所应当的享受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在流转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各级“土地所有者”对流转土地收益权利的随意分配,没有享受任何权利。可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造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如同虚设,没有真正的将权利落到农民手中。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过程操作不规范。我国尚缺乏土地流转的规范操

3、作程序,至今还没有针对流转的主体资格、适用范围、权利义务、流转形式、操作程序、收益分配等问题做出适合的政策、规范。这就造成各地农地流转无序、不规范,流转形式“五花八门”,农民信息不对称、缺乏知情权。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借农地流转之名出台相关地方政策实现自身利益,严重损害农民利益。3.流转中政府职能错位,农民权益严重受损。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政府作为监控方,本应该为土地发包方和承包方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渠道,并在土地流转后监督和保护土地,使其按照国家规定建设,不改变其用途。然而,很多地方政府却为了自身利益,与土地承包方联合压低土地价格,增加承包方收益,瓜分农民土地收益。更有些地方将土

4、地流转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或者将土地流转的成果作为政绩工程,这种做法毫无疑问会损害农民的权益。三、我国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41.健全农地流转法律法规,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就必须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主体地位。现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主要有《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它们都存在不少漏洞。因此,健全我国与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重要前提,土地产权改革是制定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农地流转问题上,需要修订完善我国现有法律对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界定,明确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对近些年各地在

5、实践中被证明可行、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吸收,并上升为法律,以此完善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为各地政府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供法律依据。2.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完善农地流转市场。首先,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土地是否流转以及采取何种形式流转,都应由农户自主决定,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不得干预,更不能强迫和阻止农民自由流转土地。其次,农地流转应从程序规范建设做起,涉及的流转合同、流转价格、纠纷处置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并体现在流转合同上,一旦出现纠纷都严格按合同说明解决。此外,土地流转不同于一般商品,其流转过程相当复杂,包含实际估价、谈判、签

6、约、签证、登记等众多环节,农民自身无法独立完成。因此,各地应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咨询、预测、资产评估、土地保险、土地托管、土地融资等服务,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有序流转。43.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在土地流转中的重要作用,扮演好规划、调控、指导、监督和服务等多重角色。首先,政府应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相关政策,加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流转价格补偿机制。政府还要做好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如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土地流转在相关政策的保障下顺利推进,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

7、益。其次,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农地流转的监督机制,监督土地流转方向是否合法,流转合同是否有效执行,土地流转后是否合理使用,并对土地流转的违法行为做出相应惩罚,以保证土地流转依法有序有效进行。最后,应建立政府权利监督机制,强化农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使行政侵权行为及时得到制止和惩处,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作者简介:张小筠(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长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4081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