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

ID:624050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_第1页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_第2页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_第3页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_第4页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层儿科易误诊、漏诊常见疾病解析  在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疾病症状不典型、未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或过度依赖辅助检查结果,未进行合理的鉴别诊断,诊断医师思维受限等。本文将基层儿科容易误诊、漏诊的常见疾病进行总结,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给出诊断建议。急性感染性喉炎本病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喉梗阻者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误诊、漏诊原因分析症状易被忽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发热,而对孩子已经很明显的呼吸困难却视而不见,不能给医生问诊

2、提供正确答复。且喉炎早期(起病1~3天)咳嗽常常并不突出,以至于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没有机会听到患儿咳嗽,如果这时没有提示性提问(如孩子是否咳嗽?是否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可能错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痉挛性喉梗阻者在夜间睡眠中可有呼吸困难、可憋醒,而白天或到医院后症状却很轻,几乎无咳嗽及呼吸困难。如仅发现发热症状及查体咽部充血较突出,非常容易忽视喉炎这一十分危险的疾病。5建议①对喉炎、喉梗阻、会厌炎、咽后壁脓肿、支气管异物等呼吸道危险情况随时保持警惕,即使认为患儿不是以此来诊,也最好让能配合的患儿咳嗽一声,根据其声音特征为诊断提供依据。

3、②进行必要的提示性询问,即使找不到线索,也需告知家属疾病的可变性及重点观察症状。③经验上,喉炎与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样,也常常在当地相对集中地发病,如果已经在近日接诊过喉炎患儿,更应警惕该病,并在近期做好筛查工作。大叶性肺炎本病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疾病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在儿科多见于>5岁儿童。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以大叶性肺炎为代表的细菌性肺炎症状越来越不典型,可能与抗生素应用的广泛和患者就医的及时与否有关。具体表现

4、:①发热常只有低热或50%被误诊、漏诊。另外,部分家属常难以接受另外采血做血细胞形态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血细胞形态检查化验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不像血常规只要几分钟就可拿到结果,也是阻碍医生与家属在初次不愿选择的原因。建议5①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给予必要的警惕,对门诊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如治疗3~5天效果不好,除了考虑细菌耐药以外,也要考虑门诊是否误诊,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在重点考虑之列。②对发热住院的患儿,因现在的机查血常规不能很好地发现白细胞形态,血细胞形态分析(如没有该机器时只能人工镜检)应该列为常

5、规检查项目。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其他感染性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常常集中发病,如果近期临床有诊断明确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则在近期更应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警惕。④个别患者可能不发热,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临床曾见1例10岁男童,持续1个月左右的疲乏、腹痛不适,化验血异形淋巴细胞>0.30,抗病毒治疗后不适消失。⑤笔者所在医院,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EB病毒抗体阳性率很低,这可能与技术水平有关。临床还是靠血异形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虽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但在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6、症患者较多的时间段里,化验血异形淋巴细胞>0.10的患者还是明显增多。至少我们可以推定:这些血异形淋巴细胞异常的患儿可能是同种或同类病毒流行感染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5本病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可导致患儿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误诊、漏诊原因分析①大多数为5~12岁偏大的孩子,起病急,常常表现为“突然发病”。②精神多较差,表情痛苦,第一眼就让接诊者感觉“孩子病得很重”,甚至常常想到败血症、脑炎、休克等严重问题。③常伴有很明显的消

7、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且常常是首发的和唯一的症状(可以不伴发热),临床常称其为“胃肠型扁桃体炎”,临床也因此误诊为“急性胃炎”、“细菌性肠炎”、“肠痉挛”等。④查体:阳性体征少,半数以上咽部检查可见到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但有时充血也可不显著。对于不发热的患者,咽部查体常被忽略,尤其是那些只表现腹痛而无发热、呕吐的孩子,常只诊断为“肠痉挛”。⑤血常规多有明显的血象变化,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更应得到重视,但也可见到血常规正常者。  建议5重视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胃肠道表现:虽然呕吐、腹痛的消化道症状要首先考虑消化道的感染,但也应该想到消化系

8、统外疾病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可能。相比于5岁的大龄儿童更容易配合医生的查体,扁桃体炎是引起儿童感染、发热的重要诱因,应该引起基层医师的注意。急诊患儿可以先进行重点查体,如认真查看患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