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

ID:6241611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_第1页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_第2页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_第3页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T与MRI造影剂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CT和MRI增强检查中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用CT和MRI增强检查病例各50例,CT增强检查病例采用静脉团注法,常规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苏、优维显和欧乃派克。MRI增强检查中病例采用静脉推注法,常规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结果通过分析认为CT和MRI造影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强敏感性,提高检出率,突出特异性,同时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定级以及定量分析。结论正确认识CT和MRI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CT和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关键词:CT;MRI;造影剂;临床应用CT和MRI造影剂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两者增强的机制明显不同。CT检查是通过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直接增加X线的衰减而直接增强,而MRI增强检查是通过静脉给予顺磁性造影剂后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而间接增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T和MRI增强检查的病例各5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78岁,平均年龄37.6岁。50例CT增强的患者全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50例MRI增强的患者全部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1.2CT增强检查4使用非离

3、子型造影剂欧苏、优维显和欧乃派克100ml,采用静脉团注法。目前普遍采用的剂量为1.5~2ml/kg,注入速率3~5ml/s,约30s内注射完毕。许多专家建议CT增强检查尽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3MRI增强检查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15ml/瓶,剂量计注射速率:由于Gd-DTPA有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的双重作用,因此Gd-DTPA的浓度与MRI信号强度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计量为0.1mmol/kg,除病情严重者,均采用快速弹丸注射,约在60s内注射完毕。1.4患

4、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时,有2例出现轻微的胸闷不适、面部潮红等占4%。患者在MRI增强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的全部病例中有1例出现注射部位有热痛感、且伴有头昏头痛等占2%。专家认为使用Gd-DTPA行MRI增强检查是使用含碘造影剂行CT增强检查安全系数的8~10倍。1.5CT和MRI增强检查多数情况下是在普通扫描基础上进行的,目前CT和MRI增强检查是在扫描的基础上进行还是不用普通扫描而直接增强检查,持有不同意见。鉴于增强造

5、影检查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增强检查的时间和经济上的原因应予以考虑。2结果2.1CT和MRI增强检查的目的4了解病变区的血运情况,明确周围组织的情况几骨质有无破坏,增强病变区的对比度。2.2有利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如良性脑膜瘤包膜完整,脑膜尾征细长,形状规则。而恶性脑膜瘤包膜不完整,厚薄不一,向周围组织浸润,脑膜尾征粗短,形状不规则。2.3定位有利于确定术后残留和肿瘤复发,部分病例只有行CT和MRI增强检查才能显示病变的复查病例和肿瘤术后复查者。术后3d内手术区出现增强病灶,可能为肿

6、瘤残留或术后改变;术后3~10d左右手术区出现增强病灶,可能为肿瘤残留;术后3个后手术区出现增强病灶,以肿瘤复发可能性大。2.4定级临床上常见的胶质瘤,根据柯氏分类,一级相当于星形细胞瘤、增强检查大多数病例没有强化;二级相当于成星形细胞瘤;三、四级则相当于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三、四级胶质瘤增强检查大多数病例有明显强化,而二级胶质细胞瘤增强检查的强化情况介于一级和三、四级之间。2.5定量分析并测量各种参数如T1和T2值、RSIO相对信号强度。MRI增强造影使用顺磁性物质的物理基础十分复杂,但能够缩短

7、T1和T2,因此它们能够有效地改变病变区组织的特征参数,明显提高MRI检查的分辨率,为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3讨论43.1CT和MRI增强检查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弥补普通平扫的局限性,同时又有必要利用CT和MRI两种检查的相互优势。3.2CT增强检查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CT增强检查,如肿瘤、炎性病变、特别是肿瘤或肿瘤术后复查的病例等,CT增强检查不可或缺。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严格掌握CT增强检查的适用症,避免因为增强造影检查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加重病情。3.3MRI增强检查

8、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进行MRI增强检查,对于某些特殊病例不能作CT增强检查,从而选择MRI增强检查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许多专家认为使用Gd-DTPA前,应目的明确,既要严格掌握适用症,又要正确掌握扫描时间,同时在使用Gd-DTPA前,先做平扫,再做增强扫描。编辑/哈涛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