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

ID:6242206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_第1页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_第2页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_第3页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_第4页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技术层面  摘要:一般情况下,有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容为:研制高科技高产技术,并予以应用,实现高收益和高产的有效统一;此外,充分发挥粮食品种的优良潜力,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与高效利用的特性;开发多形式节约农业资源的相关技术手段,提高投入品与农业资源的使用率。为了能够提高我国粮食的产量,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粮食信息技术,尽量降低损失,提高储粮的质量。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案例,为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粮食安全;技术层面;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6-1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1.1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5土壤是生产粮食的基本条件,若是想保障粮食的高效生产,那么必须拥有肥沃的土壤。目前,基于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质量是增收粮食的有效手段。现阶段,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化肥利用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流失快,保肥能力弱。提高与加强土壤肥力与土壤保护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应把此类问题归于粮食增产研究性基础工作当中。1.2改造中低产田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成因:一是人为因素,如,农民经营管理土地的方

3、式不适当,对土地只种植不养护,实行掠夺式利用,造成土地产量与土壤肥力下降,在土地投入上有机肥与重氮肥使用率较高,长此以往,造成土壤地力下降、养分失调等现象。应结合各个地区造成低产田的主要原因,进而实施具有侧重性与针对性的技术研究。要加强改造低产田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譬如说设施农业技术及精准农业技术等,提高改造我国中低产出土壤的水平与科技含量。二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例如土地贫瘠、土层较薄、气温偏低以及干旱缺水等问题。1.3提高耕地防沙能力我国目前土地沙化依旧处于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鉴于这种情况,应加强我国

4、耕地防沙方面的技术研究,具体有以下两点:一是推广并研制防沙治沙的新技术与新品种,培育适合风沙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研制土地沙化预警技术、评价技术和监测技术,提高我国防治风沙的基本能力;二是对已经研制出的防治风沙技术进行实施与推广。2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粮食技术5针对我国目前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利用率低以及水资源短缺等情况,在不增加灌溉用水量的情况下,发展节水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唯一途径。研制相关粮食节水的现代化科技技术,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先进的现代化节水设备和技术。例如说,可以指定科学、合理的调配

5、水计划,实现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地区的水土资源条件,制作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计划;大力开发喷灌或微灌等技术,改变以往收效甚微的灌溉方式,除此之外,还需选择培育一些抗涝抗旱的优良品种,加强精量控制技术、作物需水信息技术、生理调控技术与高效用水技术等。3加强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纵观我国国情与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发现优良品种的增产率高达33.8%,展望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此更加突出优良品种自身的作用。所以要创新常规育种技术与种质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遗传

6、技术等方式,主抓粮食作物高产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与培育情况,将抗病、高产和优质当作培育新品种的终极目标。4加强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研究5就目前来说,我国粮食生产技术增产的可能性极高。所以,要强调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将减少病虫害与确保粮食优质高产为主要目标。一是提高品种的单产水平,为深入研究优质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围绕地区秸秆还田、防沙治沙、保土保水等粮食种植技术及相关需求,针对不同作物与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技术手段;三是基于环保、高效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农药技术与病害虫防治等问题。5

7、认真开展粮食产后减损技术的研究长久以来,因为我国不够重视农村储粮等问题,导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据调查结果显示,鼠害、霉变与虫害等病害的存在,大力冲击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安全性,鉴于此,我国应开展农村防霉、防虫、防鼠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降低霉、鼠以及虫害给我国储粮造成的一系列损失,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合理、科学的储粮,是提高农村储粮的质量及整体水平的最好方式。6结语要提高并稳定我国粮食生产的综合性能力,一要加强现代化科技的支撑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构建农田水利设施,为开展科技化生产创造了基本的实施条件,

8、由此可见,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基于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二是要提高农业技术设施的构建能力,努力提高粮食的抗灾能力及基本的生产设施条件。参考文献[1]苏小姗,祁春节,田建民.水资源胁迫下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趋势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207-210.5[2]陈秀端.试论新技术革命与区域粮食安全———以陕西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2,31(5):1-2.[3]李计初.强化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