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

ID:624256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_第1页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_第2页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_第3页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_第4页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儿科收治的疑似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278例新生儿血标本,分别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放散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78例中临床确诊263例。微柱凝胶卡式法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76.4%明显高于试管法的59.3%,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90.5%明显高于试管法的66.2%

2、,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99.2%明显高于试管法的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05μmol/L,有高胆红素血症的为临床型,否则为亚临床型。(4)实验室诊断:新生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3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5)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继发疾病[5]。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3讨论5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着与胎儿红细胞不合的IgG血型抗体而引起的同种免疫疾病。新生儿溶血病机理是母体的IgG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

3、胎儿血液中,对胎儿的红细胞进行破坏,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贫血、黄疸及高胆红素血症等,可引起流产、死胎、死产等,存活的婴儿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严重后遗症如严重贫血、胆红素脑病及智力低下,甚至死亡等[6]。在已知的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系统最常见。原因为A、B血型抗原物质广泛存在自然界某些植物、寄生虫及细菌等微生物中,O型血孕妇通常在怀孕前早已接触过A、B血型抗原物质刺激,并可产生相应的不同效价的抗A、抗B的IgG抗体,ABO血型不合50%在第一胎即可发病,因此ABO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多见[7]。其次Rh血型系统,

4、Kell、MN、Duffy等其他系统的血型不合在临床上比较为少见。目前临床上可根据“三项试验”,即红细胞抗球蛋白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诊断。然而新生儿是人生长发育一个特殊阶段,新生儿溶血病虽与新生儿血型密不可分,但其血型抗原位点少,抗原表达弱,抗体水平表达较低,尤其是出生3~4个月时的生理性低γ球蛋白血症,IgG水平仅相当于成人的35%左右,1~3岁时IgG水平也仅为成人的60%,13岁时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8]。鉴于以上原因故血型血清学检测的难度较大,既往通常采用盐水

5、抗球蛋白试验、酶处理红细胞技术等传统方法及手工聚凝胺试验来测定,操作繁琐,时间长,同时需显微镜观察,误差大,主观因素掺杂,不易标准化,且准确率不高[9]。5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及传统试管法对拟诊的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微柱凝胶卡式法检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抗体游离试验阳性及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试管法,临床符合率达99.2%,两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文献[10]报道相符。分析差异原因,与采用的试验方法有关。微柱凝胶卡式法是建立在传统血清学

6、基础上的一项免疫学血型检测技术,是抗原抗体反应、凝胶柱过滤和离心三种技术的集成与结合[11]。原理为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红细胞发生凝集,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是可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下层,呈阴性反应。微柱凝胶技术直观、敏感、快速、特异性更好,结果更易于观察。而试管法操作过程中需反复洗涤红细胞,步骤繁琐,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结果判断主观化,且试验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如在放散试验中,试验的温度、酶的pH值,酶化时间等不易把握,容易造成假阳性、假阴性。总之,传统试管

7、法由于时间长、重复性不好等缺点,因此也一直不能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而微柱法操作过程简单、耗时短、结果易观察,尤其表现在放散试验和游离试验中,易标准化,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5[1]张勇萍,安宁,李娜,等.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免疫性抗体的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2,24(6):697-698.[2]符宝铭,石明芳,袁茜茜.新生儿溶血病壮族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704-705.[3]朱梅,陶存武,张循善,等.微柱

8、凝胶技术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3):224-227.[4]王宇宏,刘冰.用微柱凝胶法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5(12):2018-2020.[5]张志哲,黄青枝,吴会红,等.应用ROC曲线评价产前IgG抗A(B)效价检测对早期诊断ABO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1,26(5):338-33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