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ID:624261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1页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2页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3页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4页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名优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团队是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鹤岗市教研部门以组建“专业研修团队”做为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名优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关键词:名优教师;团队研修;专业发展一、组建研修团队,促进专业发展“合作是事物成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孤独的行者,他需要环境、氛围,需要互助、支持和力量,可见,需要形成一个“专业研修共同体”,应以专业团队为学习和研究单位的组织来提升名优教师理念、改进名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其共同发展。二、确定研修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其总目标是:

2、促进我市高层次优秀教师在专业上持续不断、主动而有效地发展,力求培养出我市真正的名优教师,推动我市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一)成员角色定位5“名优”团队成员必须实现三重角色的结合,三重身份:学习者、促进者和引领者。团队成员首先要成为一位学习者,不断汲取新知,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作为市级的名优教师培养人,更应该是教育发展的促进者,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好“帮扶”工作,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二)教研部门定位教研部要成为“名优”教师获得持续有效发展的专业支持场所;教研员要与团队成员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共同体,是平等、共生、互助的伙伴关系,教研员从单一的“研教

3、者”到“研学”和“研教”并重的双重角色的转变。通过教研角色、教研方式的调整、教研机制的创新,实现新的教研文化构建。(三)研修具体目标在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名优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在教学的行动中反思,诚实地面对教学中的困惑,主动地审视自我,形成自觉地改善教学行为的动机,并学会系统思考;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在互助研修中,形成团队包容、民主、坦诚的研究氛围,带动和促进我市民主、生动、活跃教研文化的构建和生成;研修成果要成为引领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的技术力量。三、实施有效策略、科学推进工作(一)导师“帮带”5为了使“培优

4、”项目能够科学实施,健康地推进,我们认为必须寻求高层次的理论支撑和专业指导。我们聘请了省级以上高层次专家做为资源,采取专家理论引领、通过导师“帮带”的方式,促进我市小学“培优”项目的科学推进。在专家悉心指导和高水平的引领下,不仅开阔团队成员的理论视野,而且及时地了解到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基本情况,同时,解决了诸多的研究难题。(二)集中培训在团队研修中我们采用“理念培训与操作实练相结合、系统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专题报告与个体思考相结合、传统反思与新思路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每月集中进行一次理论培训,通过观看名师讲坛、教研员讲座、学科知识学习等组织名优教

5、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了各学科教学的新动态、学科教材教法、学生心理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三)课题(主题)研究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名优”5项目的一项重要核心内容,课题研究又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研修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一教学问题开展一个主题研究,主要是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主题研究,并以研究新课程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为重点,通过主题研究切实转变团队成员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反思的能力,提升了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好地优化了新课程教材的实施效果。(四)“帮

6、教”服务为了树立“名优”教师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头作用,我们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个成员定期要深入到农村学校,把团队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名优”教师与农村校教师“结对子”活动。在各种“帮教”活动中提升了“名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树立了奉献精神。四、强化管理职能,确保研修实效为了保障我市名优教师研修实效,我们建立了市级(院级)、区级、校级三级管理机制,市、区教育局、研修学员所在学校的三个层面签定了培养与管理协议书,使名优教师的培养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人人关注”的工作局面与工作态势。我们还对研修学员实行“过程表现+终结成

7、果=研修成效”的管理和评价办法。在过程表现的评价中,严格考勤制度,对培训出勤实行签到制,网络研讨实现实名制等管理措施;另外,教研员还深入到研修学员所在学校进行教学能力与结果的监测和考核,定期组织学员所在校的教师与所教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等。对待终结成果评价时,不仅看研修成员研究成果的数量,而且重视评价其质量。通过研修过程管理和终结成果的考核工作,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5五.重视成果提升,形成辐射效应经实践研究与探索,明晰了我市名优教师培养的工作思路,对建立“专业研修团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掌握了可行的研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