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

ID:624292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_第1页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_第2页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_第3页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_第4页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功率激电与CSAMT法在矿山外围找矿中应用  [摘要]在某矿山外围开展大功率激电扫面和CSAMT剖面测量工作,识别砂岩、炭质粉砂岩及中酸性脉岩的分界及深部的构造特征;确定硫化物矿化带分布等。结果表明:大功率激电扫面结果所找出的成矿有利地段均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CSAMT法的反演结果浅部与大功率激电结果一致,并很好地反应了深部构造特征。[关键字]大功率激电CSAMT异常找矿[中图分类号]TD92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113-2大功率激电因其发送功率大,在第四

2、系覆盖较厚地区及正在开采矿山的外围进行电法工作能有效地提高信噪比,使获取的数据更加可靠。CSAMT法是采用可控制的人工场源的一种电磁法,是勘探地下金属、非金属矿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测区周边的电磁干扰较为严重,因此我们选用了V8多功能系统中CSAMT法,它具有勘探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找矿问题。本次电法勘探工作,利用大功率激电进行面积性扫查,利用CSAMT法对成矿的深部构造进行探查,分析林西大井外围测区电性特征。51工作区概况工作区位于林西县城北东方向25km处

3、,位于大井矿床东北侧,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管辖。工作区面积约11.17km2,属低山丘陵区,最高海拔904m,最低海拔720m,相对高差一般几十米至百余米。区内大部分地段地形为缓坡,耕地,冲沟较发育,局部形成十余米深的”U”形切割地形。2工作区地质特征工作区位于大井铜锡矿床的东北部外围,与大井矿区同属于大兴安岭华力西晚期褶皱系之南端,北东向黄岗梁~白音诺复式背斜(岩浆构造带)东南翼中部。矿区即位于更次级的桑木沟~官地倒转向斜的南东翼。区内除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外,出露最广的是侏罗系上统白音高

4、老组,岩性主要为流纹质凝灰熔岩及呈透镜状、似层状凝灰质粉砂质泥岩。次为二迭系大石寨组,由黑色-灰黑色安山岩组成。区内侵入作用主要表现为燕山晚期的石英斑岩和黄岗山岩体。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银黝铜矿、兰辉铜矿、辉银矿、锡石,少量黄铁矿、毒砂、葡萄石、黄钾铁矾、水铝英石、闪锌矿、方铅矿等。3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5经历年来在矿区及外围地表露头、坑道、钻孔中测定的岩(矿)石电参数进行归纳总结,本区岩矿石主要具如下物性特征:(1)多金属矿石具有明显的高极化率、高密度低电阻率特征,具备电法找矿的物理前提。(2)一

5、般岩石:如粉砂岩、细粒杂砂岩等均属低极化和高电阻特征。(3)含碳质较高的岩石具有较高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本区激电找矿的干扰因素,但与高含量金属硫化物岩(矿)石相比要低数倍。4大功率激电与CSAMT应用效果4.1大功率激电应用效果该测区地表第四纪覆盖较厚,岩矿体露头很少,经一段浅部槽探揭露发现,浅层岩体为西倾,倾角较小,仅15°左右。区内存在几条天然冲沟,冲沟下部所见岩体倾角较大,为80°左右。故仅以此段槽探揭露来判断该区地下所有岩脉产状并不充分,需要开展大功率激电扫面工作,来查明该测区岩体产状。

6、通过对扫面数据处理,得到该测区扫面视电阻率、充电率图,发现异常区(带)3条,图中从蓝紫色到红色的等值线分别表示视电阻率值从低阻到高阻,金属矿体在等值线图中的表现为相对低阻。51号异常中心部位宽约50米、长300米,为低阻、高充电率。该异常视电阻率在200~600Ω·m、充电率在40以上。根据异常所处地理位置推测异常体应为东倾,且倾角中等。2号异常为该测区的主异常,横穿所有测线,位于中低阻部位(视电阻率400~900Ω·m),充电率达到了该区的最高值50以上。在100线的1300点经过槽探揭露,发现矿

7、化,其走向175°,西倾,倾角15°左右。从图上可以看出,视电阻率等值线、充电率等值线均为西疏东密,由此推测该异常为西倾,与探槽揭露情况吻合,但是由于2号异常并没有封闭,仅从南部一小部分初步推测异常深部倾角逐步变陡。测量范围仅覆盖了3号异常的极小部分,但位于高充电率(42以上)、低阻部位(200~600Ω·m),且该异常东200多米地下巷道见有富集的铅锌矿脉,故推测该异常为成矿有利部位。但勘测力度较小,下一步开展工作,查明异常。4.2CSAMT反演断面效果及特点通过激电扫面,发现该区域高低阻异常差异

8、明显,呈条带状分布,且规模较大,加之槽探发现的矿化,故在扫面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CSAMT工作,进行解剖。布设CSAMT测线5条,经过数据资料反演,得到CSAMT成果。5图2给出2条CSAMT法的反演结果,其反映的电阻率异常的分布状态。100线反演结果在940号点、112号点以及1340至1480号点各存在一低阻区,如图依次为3、2、1号异常,等值线比较密集并存在低阻异常,且呈条带状,这3处异常分别对应中梯扫面中的3个异常,通过激电与CSAMT二维反演结果比较,发现激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