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

ID:624303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_第1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_第2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_第3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_第4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瓶颈和对策  [提要]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即产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以及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出发,从教育、就业渠道、户籍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4年1月13日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转移的意义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样的产出不再需要大量的劳

2、动力,大量农村剩余人口随即产生,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32亿,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是农村老龄化和女性化的加剧。然而,城镇化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实事也证明了我国走城镇化道路是明智之举,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协调和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步伐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人

3、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的技能,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现状如上表所示,其中包括在本地从事非农工作的人。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多为18~45岁的人,这部分人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文化水平都是农村的精英人群,他们的转移使农村在人口结构和文化素质方面更加落后于城镇。(表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现状。从2表看出,进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多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这一方面限制了农村剩

4、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大多数的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低,只能从事“脏、累、差”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程度低,对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表2)63、被社会保障制度边缘化,受到城镇居民的歧视。虽然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现阶段经济水平的限制,广大的农村人仍然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很多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着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的问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选择也必将选择农业兼业式的务工方式。有些研究也表明,我国的农

5、业兼业是半自给经济的延续,大多数兼业农户的农业生产还带有自然经济的烙印。加之城镇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势必对当地人的就业造成一定压力,致使很多地方对于外来务工人员都抱一种排斥心理,他们在享受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廉价服务的同时并没有对他们表示认可。4、劳动力转移盲目性强。据了解,很多人员都是经亲戚朋友帮带走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转移具有盲目性,这种方式获得的务工信息少,在外务工出现“打游击”的现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务工人员多缺少自我维权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因个人力量薄弱忍

6、气吞声,特别是务工人员因工受伤使很多家庭“因工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对策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自此“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国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然而教育在城镇和农村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很严重,农村教育力量薄弱,对此国家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将义务教育年限扩展到高中,对一些“挣钱”的不正规院校进行整顿,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村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到知识。62、政

7、府组织建立公益性的劳务输出组织。调查发现,很多人都是通过“自己找”或是亲戚朋友介绍外出务工,农村的外出务工中介机构和政府有组织的人员外出务工组织几乎为空白,我国的“打工潮”出现个人或是三五人单独随机流动的特点,对此当地政府应主动联系一些用工单位,使本村村民有组织的外流,同时以村集体的名义和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协议,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开拓国内务工渠道的同时也要开拓国际用功渠道,我国是人口大国,然而国际间的劳务输出却发展滞后,对此我国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可以适度的降低门槛,但是要加强监督避免非法

8、用工的出现,促进我国人口向国外流动。3、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市福利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的学者都在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将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并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关键是改变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不公平待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首先应改变人们对农村户口的看法,最终改变对农村人的看法。64、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农村发展最为滞后的是第三产业,然而第三产业却是吸收劳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