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ID:624440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怎样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一、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想问《新课标》指出:数学

2、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想问。5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形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引入新课时,课件出示:新“龟兔赛跑”。(如图所示)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

3、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从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二、创设宽松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5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而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

4、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1)让学生形成你问我答的好习惯。(2)不懂的知识在学习小组中讨论。(3)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

5、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三、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问题1.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针对“重难点”提问。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例如: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让学生计算下列的算式哪些能被5整除:45÷5=27÷5=150÷5=302÷5=84÷5=555÷5=341÷5=1860÷5=待学生计算完,并对算式进行分类,组织讨论:这些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围绕着教材的重难点,不断讨论,培养了学

6、生的创新能力。52.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够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100米比赛,跑的时间短的运动员得奖了,时间长的不得奖,为什么?跳远比赛,跳的远的得奖了,跳的进的不得奖,又是为什么?又如: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活动的具体情况,拟定出活动计划,然后提出:在这次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积极探索,找出答案。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

7、,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的进率》一课,教师可先让学生画出边长是1分米,也就是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再分成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能分多少个。同样的道理:想想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能分多少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这样通过手与脑并用,对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并得出结果。4.提供开放性题库,5拓宽思路,迁移拓展。在

8、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迁移,策略拓展,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