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ID:62460487

大小:1.58 MB

页数:9页

时间:2021-05-07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第3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知识点1:城镇化的概念及特点;知识点2:城镇化的利弊)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14年某某市与某某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第1~2题。项目某某某某人口自然增长率/‰3.144.99城镇人口比例/%89.653.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9.73.5三大产业结构/%0.5、34.7、64.86.2、49.7、44.11.衡量某某与某某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B.城镇人

2、口比重C.工业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2.导致某某与某某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B.城镇人口规模C.工业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故B项正确。第2题,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故D项正确。[知识点1]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第3~5题。-9-/9高考3.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4.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X、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

3、阶段D.①和②阶段5.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答案】3.C 4.B 5.C 【解析】第3题,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第4题,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X、环境恶化等问题。第5题,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知识点2]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推广使用电动汽车。截

4、至2018年底,某某省某某市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1225辆,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相比传统燃气公交车,每年可实现减排氮氧化物约1.94万吨。读图,完成第6~8题。-9-/9高考6.上图不能说明的是(  )A.汽车尾气对城市污染大B.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C.汽车尾气使氧气大大减少D.汽车尾气使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增多7.能体现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意义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能源消耗C.改善大气环境D.避免交通拥堵8.为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最合理的是(  )A.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B.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C.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答案】6.C

5、 7.C 8.D 【解析】第6题,图示主要反映汽车大量使用石油,而加重了城市大气污染。第7题,传统汽车燃烧石油等能源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电动汽车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不会排放污染气体,可以改善大气环境,故C项正确,B项错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不一定低,故A项错误。交通拥堵与使用何种交通工具无关,故D项错误。第8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从而减轻城市污染,D项正确。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符合实际;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并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非选择题(20分)9.[知识点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9-/9高考材料一 美

6、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镇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镇化。材料二 美国城镇化历史进程(1690—1990年)。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百万人城镇人口比例/%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百万人城镇人口比例/%169040.218.319202700105.751.217902

7、43.95.119403646131.756.51820619.67.219604996178.563.1186039231.419.8199019289248.761.6188093950.228.2----材料三 1950—1990年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表。年代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人口/%就业岗位/%195057704330196049635137197043555745198040506050199037456355(1)若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