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

ID:624674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_第1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_第2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_第3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_第4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396-01摘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本课题的研究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是数学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它能使枯燥、

2、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巧妙地把学生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设置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小结5《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学习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以生活实例对课堂进行小结,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追求问题解决的心向和思维的积

3、极性,从而更好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二、通过设置问题悬念创设情境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

4、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5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设问题实践。比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知识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古印度有个国王,迷恋下棋,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高手并许诺:谁胜了国王,国王就满足他的一个要求。后来,一个僧人胜了国王,他就要求国王在棋盘上放麦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

5、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国王笑他:“真傻,就要这么一点麦粒。”僧人说:“恐怕你的国库中也没有这么多麦粒。”然后提出“国王的国库中究竟有没有这么多麦粒”的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64格棋盘如果按10克/千粒计算,那么所放麦子约1800亿吨。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为教学“有理数的乘方”埋下伏笔。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

6、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崭新的学习方式应该由数学教师扎扎实实地去贯彻执行。教师上课时就应该创设这样自主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获取他们只要稍微“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五、情境创设要贯穿实践性5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

7、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当然,创设情境还有其他方法,但创设情境,需防止问题离题万里,弄巧成拙。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不然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

8、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