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ID:624698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方正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介绍了该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培育标准壮秧、适时抢前抢早育插秧、优化群体结构、科学配方施肥、节水灌溉、适时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寒地;黑龙江方正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064-01方正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以米质优闻名全国。为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发展要求,通过选择适宜方正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培育根旺苗挺叶绿壮秧,调优栽培模式,优化群体结构,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开

2、展新技术综合组装形成了适宜寒地的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方正县优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6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影响其产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气温。因此,选择适宜方正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保证在8月上旬安全抽穗,9月中旬以前安全成熟,以获得较好的产量是寒地水稻栽培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和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方正县根据寒地水稻特点,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选用安全成熟,而且分蘖力强,耐冷性强,抗病、抗倒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的品种,以东农426,搭配龙稻5、绥稻4等品种为主。2培育标准壮秧培育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

3、秧苗插秧后成活快,返青期短,抗逆能力强,分蘖早且多。根据寒地水稻特点,一是建设标准开闭式旱育秧大棚,并安装微喷,便于调温控水。二是应用苗床增温新技术,实现早育苗、育壮秧,种植长生育期品种。由于寒地水稻生产区早春气温低、地温低,生产上应用的苗床增温技术主要是三膜覆盖,以及利用稻壳和保温板,在苗床下30cm深做成保温层,提高苗床地温应用苗床综合增温技术,可以提早6~7d播种,提早6~7d出苗,充分利用了秧田积温,延长了秧田生长期,确保长生育期品种安全抽穗成熟。三是科学应用有机壮秧剂及有机肥。使用有机壮秧剂进行床土消毒、施肥、调酸。通过增施酵素有机肥和家禽腐熟有机肥对置床土壤进行改良和培肥。四是稀

4、播育壮苗。“壮不壮、播种量”,若想培育壮苗必须把播种量降下来,机插盘育秧播芽籽每盘100g左右,以达到稀播育壮苗[1]。3适时抢前抢早育插秧6北方寒地具有气温、水温、地温低,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段短、后期降温快、长日照等气候特点。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寒地栽培,温度是主要因素。因此,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牢固树立农时就是产量、农时就是效益,错过农时就是灾的理念。根据气象条件,水稻旱育中苗育秧农时标准界限是气温稳定通过5℃或置床床面温度12℃以上开始播种,时间为4月8—18日;插秧期以气温稳定通过13℃,泥温15℃开始,时间为5月15—25日。加大机械化插秧力度,缩短插秧时间,提高插秧水平,保证

5、早返青、根系早发育[2]。4优化群体结构寒地水稻的气候条件是前期气温低,返青慢,限制了水稻单株分蘖能力,且分蘖发生晚,收获穗数不够。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插秧基本苗数和秧苗素质进行解决。一是使基本苗数达到100万根/hm2以上,调整插秧规格,增加单位面积插秧穴数,插秧穴数达到25万穴/hm2以上。二是提高秧苗素质,增加单株带蘖率。通过宽窄行及高光效栽培方式合理组装,确保分蘖早生快发,充分利用太阳光,增加光合作用,进而达到增产目的[3]。宽窄行栽培,充分利用宽窄行的边际效应,协调个体与群体平衡发展,改善水稻群体通风透光性,保持水稻群体良好的空间布局。5科学配方施肥6水稻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影响其产量

6、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大要素。在施用这些肥料的过程中,施用比例、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控制氮肥,保证磷肥,施足钾肥,增施硅肥和生物肥,中后期辅以叶面肥,确保水稻对养分的均衡吸收[4]。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块少施肥,尤其是氮肥;地块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依据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将磷肥的全量、钾肥的60%、氮肥的30%作基肥;氮肥的30%在水稻返青后(四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d及时施入;氮肥10%在水稻倒4叶前后,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施;氮肥的30%和钾肥的40%在水稻倒2叶露

7、尖到长出1/2时施用[5]。6节水灌溉水、肥、气、热的调节靠水,水是调节生育的主导因子,是实现促控的手段。综合利用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以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为主要灌溉方式,达到增温、壮根、节水的目的[6]。节水控灌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抑制长势,利于茎蘖粗壮,促进多生白根,并使根系下扎,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强抗逆性[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