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

ID:624758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_第1页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_第2页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_第3页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_第4页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探究  摘要:自2012年4月下旬始发期起,每隔10天调查1次泰山白首乌蚜虫数量,2013年进行防治泰山白首乌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期在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施药后7d各剂量下差异不显著,对泰山白首乌安全、环境兼容性好,毒性较低,是防治泰山白首乌蚜虫的理想药剂。关键词: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3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106-03泰山白首乌(Cyna

2、nchumbungeiDecne.)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又名“泰山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益精血、安心神之功效,1977版中国药典曾将泰山白首乌列为白首乌正品[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泰山白首乌所含的磷脂类、甾体酯苷类、多糖等成分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水平[2~4]。经常服用白首乌,可延缓衰老[5]。以往泰山白首乌以野生为主,由于不断乱采滥挖,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栽培泰山白首乌悄然兴起[6,7]。5在泰山白首乌栽培过程中,虫害较重,蚜虫即为主要害虫之一。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属同翅目蚜科,常群集于叶片、嫩

3、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8,9]。蚜虫每年都有发生,且危害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泰山白首乌的生长发育,造成植株生长缓慢、产量锐减、品质低劣、效益下降,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汁液被吸尽而死亡。为了明确泰山白首乌蚜虫的发生规律,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探索适用于泰山白首乌生产的高效低毒、持效长、经济安全的杀虫剂及其应用技术,于2012~2013年对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开展了3种高效低毒药剂防治蚜虫效果及应用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选品种“

4、泰乌1号”两年生泰山白首乌。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地势较平坦,灌、排水条件良好。供试土壤为砂壤,0~20cm土层养分含量为:pH7.1、有机质9.22g/kg、全氮1.05g/kg、碱解氮49.86mg/kg、速效磷7.88mg/kg、速效钾60.43mg/kg。1.3参试药剂55%甲基阿维菌素乳剂(北京北农奇克农药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安徽金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4调查和防治对象泰山白首乌蚜虫(有翅蚜虫、无翅蚜虫)。1.5试验方法2012年4月下

5、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每小区随机5点调查,每点4株,每隔10天调查1次,挂牌记录泰山白首乌上的有翅蚜虫、无翅蚜虫数量及蚜虫总量,计算出单株平均蚜虫数量。2013年于蚜虫盛发期(6月20日)开展3种常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试验,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5m、宽1m。使用利农牌HD-400贮压式手动喷雾器施药,每666.7m2药液施用量50kg,对照喷施等量清水。每处理挂牌20株,定株调查喷药前及药后1、3、7d蚜虫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采用DPS软件统计分析。2.4各药剂处理对泰山白首乌生长的安全性各

6、处理组施药后1、3、7d的泰山白首乌生长与对照基本一致,株形、叶色、生长状况等都未发现药害症状及对其它生物有伤害性影响,表明各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泰山白首乌安全无药害,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3结论与讨论5泰山白首乌蚜虫自4月下旬至10月下旬都有发生,4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蚜虫增长阶段;6月中上旬达到发生高发期,此期间空气相对湿度50%~87%、温度22~28℃,适合蚜虫的快速繁殖;7月份以后温度26~30℃、空气湿度80%~88%,加之后期植株老化等,不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蚜虫的数量一直呈现递减状态。此外,蚜虫发生期如遇大暴雨也可以显著降低虫口密度。从

7、药剂试验结果来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泰山白首乌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二者见效快、药效持久;各试验剂量下,差异不显著,从经济、环保、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66.7m2施用剂量分别为4.5g和1.0g;5%甲基阿维菌素乳剂总体防治效果差,不推荐用于防治泰山白首乌蚜虫。建议在泰山白首乌蚜虫发生初期施药,蚜虫发生较轻的地块一次施药即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较大,施药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杀情况,建议间隔7天再施药1次;施药时间选择清晨蚜虫虫口密度较大、不爱活动时进行,尽量使植

8、株叶片背部也均匀着药,避免漏杀。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