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

ID:62483391

大小:14.9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09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_第1页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_第2页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_第3页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_第4页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壮腰补肾】休息式站桩及各种补肾大法疗金句NO.74五谷杂粮经常餐,补肾健脾赛灵丹。精神抖擞常锻炼,春风满面病不沾。——匿名作者探赜索隐站桩功为传统的站式功法锻炼方法,通过站立的锻炼,使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松紧度呈持续的静立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站桩功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如按姿势来分有自然式站桩、三圆式站桩、下按式站桩、伏虎式站桩、休息式站桩、少林剑指站桩等。如以其姿势难度分,则可分为高位站桩、中位站桩和低位站桩三种。高位站桩指站桩姿势高,膝关节微屈,一般膝盖不超过脚尖,运动量小,适合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锻炼;低位站桩架势低,膝关节夹角约90度,运动量较大,适

2、合于强身或康复期患者的锻炼;中位站桩是介于高、低位之间的一种架势,膝关节夹角约130度,运动量适中,适合强身健体使用。站桩锻炼时的动作、呼吸、意念要协调统一。在初练阶段采用自然呼吸,待练习一段时间有了一定功底之后,则慢慢将呼吸融入意念之中,全神贯注地体会各种练功的意境。下面介绍休息式站桩。休息式站桩【习练步骤】身体自然直立,呼吸调匀,精神放松。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脚平行,相距与肩同款。膝关节微屈,收腹松垮。两掌提至腰后,以腕背部轻置于两“腰眼”穴处,腕关节微屈,十指自然分开,指间关节微屈,掌心内凹。(▲腰眼,即肾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保持头

3、正身直,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虚腋,直腰蓄腹,两膝微屈,两目微闭或似看非看前方。两唇轻合,舌抵上鄂,下颏内收,面带微笑。【呼吸要求】首先采用自然呼吸为主,锻炼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逐渐加大呼吸深度与幅度,并向腹式呼吸法过渡。【意念要求】可将意念集中到腰部,以腰部发热为度。(注意用意轻灵勿忘勿助)【习练要点】掌置于腰部,似休息状,呼吸要轻柔、和缓,用意宜轻,似有似无,反复练习。【习练功用】该桩式双手背置于腰眼部,有辅助脊椎恢复正常曲度的作用,且“腰为肾之府”,取壮腰补肾之用。中医上的肾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肾”更是一系列功能的集合,作为五脏中重要的一脏,其为“先天之本”。其功能主

4、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肾有摄纳、贮存精气的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上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脏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皆指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食物,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之精,故有“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所藏之精气,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具备生殖能力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肾中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逐渐衰少进而耗竭的演变过程,曰:“女子七岁,肾

5、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由此,较为全面的阐明了肾中精气盛衰决定着集体的生、长、壮、老、已。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以维持平衡的作用,正如《素问•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依靠肾中精气气化蒸腾完成。一方面,肾的阳气把经胃受纳、脾运化、肺宣降的水液蒸腾气化以分清浊,清者濡养机体,浊者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肾司“尿之开合”,肾与膀胱相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这

6、里“气化”指肾对膀胱的气化作用,主持尿液的排泄。故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主宰整个水液代谢,从而说“肾主水”。3)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气,促进吸清呼浊、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素问•逆调论》“肾者主卧与喘”,说明肾与呼吸相关。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是经肺吸入清气,在肾的摄纳作用下,下达于肾,完成呼吸过程,使气机调畅,呼吸均匀,纳气功能减低,则呼吸表浅,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表现。4)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主骨生髓,是指肾中精气具有促进骨骼发育和滋生骨髓的作用。肾精充足,骨骼得健,则人体骨骼发育正常,骨坚有力;反之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影响骨骼发育。中医认为

7、,“齿为骨之余”,牙齿是骨质的延伸,肾精充足,则骨充齿健;反之则牙齿浮动、脱齿等。“发为血之余”,肾藏精,肝藏血,精生血,血化精,精血互化,称为“肝肾同源,乙癸同源”。而毛发的营养滋润,靠精血的滋养,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反应肾中精气的充盈与否,故说“其华在发”。“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肾生髓,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充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若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空虚,出现倦怠神疲、思维迟钝等症。5)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所闻五音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