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

ID:62485269

大小:11.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9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_第1页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_第2页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_第3页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_第4页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21)第二十三章第6讲文.罗大伦图.网络编.云少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这两天是高考的日子,如果您家里边有学子在高考的话,我在这里祝福他发挥出色,金榜高中。我们现在接着来讲《道德经》,昨天讲的是“少则得,多则获”,今天老子下边讲的话叫“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牧”。“是以”就是“所以”的意思,“圣人”是什么意思?我们一再讲,老子《道德经》里边的圣人不是一般做学问的圣人,不是我们讲的孔子学问做的好,圣人,不是的。老子《道德经》里的圣

2、人非常非常的明确,是悟道的领导者,这个圣人甚至与庄子后边讲的圣人概念都不一样,老子这个很清楚,就是悟道的领导者。领导者“执一”,“执”是拿着,保持端的这个东西,执是手拿着,这“一”好多人解释,“一”就是道,圣人拿着这个道做天下的什么什么。这么讲是对的,但是不够准确,这个一严格的讲并不是道,因为老子讲的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道和一不是一个东西,这个一是道生成的形式,道是无名无形的,是我们看不见、无法感知的,道按照它的意志生出来一,一是一种混沌的状态,混沌的状态里分出阴阳,这是

3、一生二。所以,这里讲的一已经是一个物质了,不是道了,这个道我们是无法感知的,我们知道它存在,但是我们知道它无名无形。这个一是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具体形态,一种混沌的状态。老子说这种悟道的领导者保持着一种混沌的状态,没有什么比较,没有区分等等,他把自己的名誉放的很低,不是追究那种刻意的名誉,他认为美誉没什么重要,混同在里边,这是一种混沌的状态。老子说圣人保持这种混沌的状态来做天下的“牧”,这个“牧”很重要,帛书甲乙本讲的是牧,这牧是当领导者讲,牧羊人是管羊的,负责放羊的。放牛羊就是这个牧字的本意。作为天下

4、牧,作为天下的管理者,这样的比喻,在《圣经》里边也有,《圣经》说上帝是牧羊一样,我们所有人都是上帝的羔羊。《道德经》里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前边讲了那么多圣人不在乎自己的名誉、地位,放低它,然后才能做好事,圣人就是秉持这种理念,拿着这个混沌的状态,保持一种混沌的状态作为天下的领导者,这叫天下牧。现在通行版都讲“为天下式”,这个“式”当什么讲?大家说楷模,其实老子是反对楷模的,老子说“不尚贤”,反对那种楷模、标兵,如果这里边又讲圣人拿着这种状态来做天下的楷模,违反了老子的理念。所以,后世的版本是被改过

5、的,原始的版本,老子的帛书甲乙本应该是为天下牧。接着老子讲怎么做才能为天下牧?老子说“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这些话在前边我们都讲过了,上一章有同样的话,意思是不彰显自己,不看自己的优点,这样的人才能做好事,把自己位置放低了,不总是抬高自己,你这样的人才能做首领。下边一句话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非常重要,“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个是《淮南子》里边的版本,现在的通行本讲的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两个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就按老子帛书讲,“夫为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你

6、不争,天下没人能与你争,你不争天天在家里边打坐,天天不出去了,天天在家里抽烟,我坐着发呆,天下就没人与我争了,我就过好了,是这意思吗?不是这意思!“夫为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话原来老子讲的就是领导者,领导者不争到底是跟谁不争?老子讲的非常清楚,是领导者不跟你的员工去争,因为你不跟员工争利益、名誉、地位这些虚幻的东西,你把自己放的很低,所以大家愿意来加入您的这个企业,您的企业就越做越大,最终天下没人能与你争了,因为您的企业是最大的,就是这个意思。稻盛和夫,我昨天讲了,他全部力量都为公司的员工去奉献,为

7、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去努力,这样员工待遇好,非常好,努力工作,拼命工作,结果稻盛和夫把自己的利放下,无我利他,利员工,他把自己放下了,不跟员工争,结果最终他的企业越做越大,做成了两家世界五百强,最终天下没人能与他争了,这叫“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这是《道德经》里的含义。很多人解《道德经》,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解释成夫唯不争,是与世无争,把对象搞错了,不是与世无争,而是领导者不跟你的员工争,不是与世无争,把这个方向搞错了,结果《道德经》变成了消极避世的,与世无争,我天天

8、在家里边抽烟就行了,看看天就行了,与世无争了,不跟大家争,无所谓。这是理解错了,老子讲的是不跟员工争,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放下,把自己虚幻的东西放下,这样大家才愿意追随您,您才能有所成就,这叫“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领导者法则。我们老百姓从这句话里边,从《道德经》的智慧里边还能体会到什么样的启发?我们说“夫唯不争”,还有一个概念是我们人生一直在争,与别人在争,争夺利益,争夺的时候就会出现负面情绪,因为不断争,争就有比较,一比较你就不开心,因为别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