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

ID:62532714

大小:126.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5-12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_第1页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_第2页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_第3页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_第4页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探究实验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初二上册探究实验题1、①如左下图,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②如中间下图,B点为海岸上一棵树的顶点,请画出人在水下A点看到B点的光路图,并大致确定B点的像的位置B'。③如右下图2块平面镜垂直放置,画出入射光线2次反射的光路图92、①如左下图所示,OB是一束光由水中射入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在水中对应的入射光线AO勺大致方向.②如右下图所示,蜡烛经过凸透镜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请画出入射光线ab经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焦点的位置(保留作图过程)。图6请画出光束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4、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

2、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烛焰处声音的响度与有关。(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9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要素,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2、正确读出图甲、乙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并将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甲乙99甲: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乙:C5、①如左下图,用平面镜将一束

3、光反射到井底,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②如右下图,已知2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光源S的位置99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5050360609(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该表格中存在的问题是。表格处理好以后,小明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这一时刻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7、(6分)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

4、实验:①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尸日甲相同细快r尖锐乙相同粗慢「低沉②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9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有关,即振动的越大,则越高。(2)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有关,即越大,则越大。8、根据透镜的性质,完成图中的光路。9、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

5、材:⑴实验时,小明应选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10、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9(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

6、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蜡烛和光屏分别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蜡烛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填字母)A.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蜡烛的像B.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C.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1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⑴调整器材高度时,应(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

7、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9(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50cm〜60cmB.60cm〜70cmC.70cm〜80cm⑷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9(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放大的(选填“虚”或“实”)像。“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