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docx

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docx

ID:62533034

大小:66.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12

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docx_第1页
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南乡子_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乡子-新月又如眉(晏几道)赏析

2、全诗

3、原文翻译新月又如眉(晏几道)原文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此为怀人词。作者在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在月下吹奏哀音?首句写,云新月如眉,也就是说眉如新月,隐有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在。黄昏新月,常会勾动人的离思。词中更着一又字,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谁教,犹言

4、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是说无人欣赏,自己在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紧接楼倚三句,点明词旨为怀人。主人公独倚高楼,在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正不住地向南飞去,心下自语: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前。前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对行人的思念。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句2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与之仿佛。过片二句,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小晏词中,常写梦魂寻人之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寻找也不可能了

5、,语更深切。《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小晏此词,运用前人故事,但又自出新意。入梦的描写与上下文融合无垠,成为全词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而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以慰离恨,恐怕也已太迟,因为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书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遣了。词中不言长信而日短书,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末句表面上是说到来,因而感到玉枕

6、太凉了,其实是寒夜独居心之寒的另一种说法。综上,此词上片写吹笛、见雁,下片写欲梦、待书。吹笛而云谁教月下吹,意即枉吹;见雁而云漫道行人雁后归,意即空见。欲在梦中相逢,而梦中又不知道路;等待书信到来,书信又迟迟不到。以上这一切,说明离恨无法排遣,怅惘之情愈转愈深。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