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

ID:62533916

大小:66.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12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_第1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_第2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_密州上元》意思-赏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密州上元》意思

2、赏析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赏析作者:佚名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

3、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3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

4、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

5、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3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

6、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