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

ID:625399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8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_第1页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_第2页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_第3页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_第4页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赣南采茶戏探究现状和启示  一、赣南采茶戏采茶戏这种剧种有很多,主要是流行在安徽、广东、江西、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区的一种戏曲,在不同地区其音乐形态也有所不同,赣南戏在清代的康熙和乾隆年问是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由于采茶戏的内容和人们群众的生活非常贴近,在布景上比较简单,同时人物角色比较少,相对于其他的戏曲程式而言,更加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山区比较流行,成为了客家人比较喜爱的一种戏曲形式。赣南采茶戏所采用的舞台语言主要为客家方言,载歌载舞,语言幽默风趣,与民间灯彩、歌舞以及民间的口头文学融为一体,气氛轻松活泼,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剧目主要以闹剧和喜剧为主,很少有悲剧和

2、正剧。而在体裁上多是描述下层群众,其表现对象大多是艺匠和手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属于曲牌体,主要以灯腔和茶腔为主,同时还兼有杂调和路腔,被人们称为“三腔一调”。其伴奏所采用的乐器基本上都是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笛子、勾筒(一种类似于二胡的乐器)、钹、锣等。二、赣南采茶戏研究现状本文笔者赣南采茶戏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6(一)赣南客家采茶戏相关资料的收集。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小地方戏曲艺术,其音乐主要是建立在赣南民间风俗和赣南民歌基础上的,其中关于茶腔曲牌有51首,路腔曲牌有28首,灯腔曲牌有86首,杂调曲牌有19首,同时还有许多优秀的新腔40

3、首,这些资料为赣南采茶戏的研究有着非常的重要的作用。(二)赣南采茶戏的特点和音乐形态的研究1.随着赣南采茶戏的不断发展,采茶戏的特点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当代有关赣南采茶戏的特点研究,主要有廖军写的《赣南采茶戏探究》、黄玉英所写的的《赣南采客家茶戏的艺术特征》以及苏子裕写的《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等论文,其中主要是从赣南采茶戏的歌舞表演以及丑旦当家等不同方面来对其艺术进行阐述,加深人们对赣南采茶戏的了解。2.相对于赣南采茶戏的特点而言,有关赣南采茶戏音乐形态的研究相对就比较少,在实际研究中,很多的学者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专业论文

4、还是比较少。从音乐形态专门研究赣南采茶戏的文章有蒋燮所写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的音乐形态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是以为实例,从文化学民族音乐学和民俗学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赣南采茶戏的,通过不同的文化学角度来对赣南采茶戏音乐进行具体的阐述。6(三)赣南采茶戏的发展研究。有关赣南采茶戏的发展研究主要有冯光钰所写的《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和变异》,文章主要从采茶戏的源头来进行阐述,通过在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采茶戏的传播、变异和生发,并将采茶戏的传播、变异和生发来看成研究音乐文化来源的基础,从而来研究采茶戏音乐的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其中在文章中着重提到了赣南采茶戏和江西不

5、同区域的采茶戏出现的年代、曲牌来源,同时还阐述了粤北采茶戏和赣南采茶戏之间的关系。(四)赣南采茶戏的声腔研究。在中国曲艺音乐和戏曲中,声腔是对其的一种称谓,一般指曲种和剧种之间存在的某种渊源,以及二者具有的共同演唱特征的腔调群。声腔作为一种音乐历史产物,是该地区不断发展、不断传播以及世代相承的某种音乐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具有一定地理关联性和历史传承性等特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江西一带的采茶戏的声腔分别是“梁山调腔系”、“调子腔腔系”以及“打锣腔腔系”三种。在刘正维写的《调子声腔系统论证》一文中,学者根据调子腔音乐特点、历史发展渊源以及不同声腔系统的共同音乐基因等相

6、关资料的介绍,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论证、比较,得6出了赣南采茶戏属于“调子声腔系统”,这对于以后学者研究和学习赣南采茶戏和其他地方戏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照。近年来,随着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赣南采茶戏的声腔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要想更好地研究赣南采茶戏的声腔,就必须得加强对其个性声腔的研究。三、赣南采茶戏司鼓论的体会所谓司鼓其实就是指戏曲中的打鼓佬,俗称鼓师,是戏曲中的指挥,这就要求打鼓佬必须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同时还熟悉戏曲中各种各样的锣鼓,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灵敏度。其中鼓点就是指鼓师在表演角度和舞台之间的配合点,而这个点是非常有讲究的,要想抓好这个点,必须要了解戏曲演

7、出的进出场位置,以出场中的人物角色为基础,做好这个点,其中人物角色主要包括老生、老旦、花脸、小生、花旦、小丑以及武生等。司鼓的技巧,即鼓师的演奏技巧。在赣南采茶戏司鼓中,板鼓的形状为圆形、四边硬、中间软,在演奏的时候,必须要击奏其中间点,如果打偏的话,就会出现没声音和没音色等现象。因此,这就要求司鼓者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臂带腕,以腕带指,以指带槌,使其形成一个连贯的动作,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其高度不能太高,力度必须要保持一致。6作为一个鼓师,要时刻清醒认识到,节奏是生命,配合是本份,台上演员与台下乐队要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连接,指挥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