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

ID:625421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8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_第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_第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_第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新农村水利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可从以下几点体现:1.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村的饮水问题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广大农民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饮水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农村饮水主要

2、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急需建设农村自来水安装工程,实现农村人人饮用洁净自来水的目标。42.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

3、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从西南五省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关系广大农民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只有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农村。3.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新农村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耕地保护的重

4、要问题。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而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水利4工程的合理建设降低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减轻洪水对土地的侵蚀。所以,水利工程在农村水土保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保障。4.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实现水产结合现在的新农村已不是完全只以土地为生了,水产行业也是新农村的一大经济来

5、源。如何让广大农民朋友在水产行业有所突破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综合治理水,科学利用水,以水兴业,以水求富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水利水产两项工程扭在一起抓。让水利工程为水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场所,才能更有利的发展水产行业,才能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才能为新农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5.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优化新农村的环境新农村的农民朋友再不是仅限于吃饱的问题,他们也要享受文明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新农村的环境必须是整洁的、优美的。但是,现在农村的环境不容乐观:生活污水到处乱倒、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原来的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河水灌溉变成了

6、污水灌溉。新农村的环境却新不起来。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改造农村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疏通水利,减轻农村环境污染,让昔日的小清河重现新农村,让新农村的环境更加优美,让广大新农村的朋友享受优美的精神生活。6.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农民拓展致富之路4农村的种田方式不再是以前的靠天吃饭了,人们对农田的灌溉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常用的灌溉方法还是以地面灌溉为主,喷,微灌面积会有较大的发展,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紧缺程度,衬砌渠道,管道输水和非充分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改进灌溉管理

7、,提高自动化程度,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灌溉中。这就能大大节约劳动力,使广大农民朋友有能力和时间从事其他行业,走向致富之路,实现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科]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