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

ID:625437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8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_第1页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_第2页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_第3页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_第4页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探究  摘要:香港公屋是世界公认的有效保障居住的典范。严重匮乏的土地资源,持续高涨的住房需求造就了香港公屋住区高层高密度的空间形态。而公屋的公共空间成为了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缓冲绿地,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邻里交流的场地。作者结合实地参观学习,以香港公屋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公屋室外公共环境设计和公屋内部公共环境设计两方面总结了香港公屋的公共空间特色,以期对中国内陆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香港公屋公共空间设计特色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5香港公屋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截至2013年,香港已兴建约122万套公共住宅单位,为占香

2、港总人口48%的居民提供住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应对地少人多、土地资源窘迫、住房需求持续高涨的状况,香港公屋住区开发均采用高层高密度开发模式,住宅的户内面积紧凑、高效、也略显狭小,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住区室外空间环境通常设施精美完善,成为补偿户内空间窘迫的主要手段。香港房委会在公屋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以“经济高效、以人为本”为原则,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满足入住居民全方位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避免新建城市贫民窟的出现。经过60余年的实践摸索,香港公屋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1公屋室外公共环境设计1.1立体化的空间利用通过立体化的空间设计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使用

3、强度。利用屋顶平台。屋村中多会利用面积比较大的商场、多层停车场等较矮建筑的屋顶作为活动平台,这些平台配有绿树和休息座椅,虽然设计简单,但是却扩展了室外场地面积。底层架空。香港公屋通常不在建筑首层布置居住单元,而是留作架空空间。这种做法首先利于室外环境形成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适应香港地区闷热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其次可以提供室外活动空间。公屋的架空空间可以遮风避雨,领域感较强。三是人在行走时视野被打通,使外部空间在水平方向得以延伸,减少了高层高密度建筑的空间压迫感。四是可以灵活布置功能。架空空间的结构网络规整,可以满足多种功能的布置要求。一般底部两层不住人,一层局部架空,作为人行通道辅助以绿化,

4、不架空部分用作服务设施用房,二层全部架空并由一个大平台连接各住宅楼,楼与楼之间的平台作为开阔的活动场地,底层架空作为休憩场所和人行通道。1.2室外场地的功能化布局5经济实用的绿化配置。在绿化配置方面,选取适应香港地区气候的乔木灌木,配以少量的花卉,通过不同的树种间的相互协调营造富有生命力的住区生态环境,同时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健全的游乐健身设施。屋村中随处都有可以让居民休憩的地方,每一处边角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安放了座椅或是设计成供人可坐的样式。枝叶茂盛地、空旷地分别设置康乐器械、游乐设施或篮球场,供不同人群活动,以放松身心。1.3景观设计的绿色可持续香港房屋委员会自2003年以来已将

5、多项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于公共屋邨的设计上。包括太阳能与及风力供电的户外照明设备、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池等。在屋村的室外环境设计中尽可能多釆用环保的材料和建造技术,并同时加大屋村内部的绿化面积,建设绿色屋村。如蓝田邨与电网连接的试验性单晶硅光伏系统,已于2009年8月投入运作。系统发电量为33.2千瓦,供应蓝田邨在公用设施方面所需的部分电力,令本地发电厂相应减少年均24.5公吨的碳排放。图1廊架绿化图2儿童活动场地图3蓝田邨社区园圃52.公屋内部公共环境设计公屋设计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将公共交通面积降到最小,从而把户内使用面积做到最大。公屋的交通流线设计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尽量能为居民提供丰

6、富的空间体验。2.1“空中街道”。最早采用“空中街道”概念的是长沙湾已婚警察宿舍,基本可以看成是两个多层板式住宅楼的叠加,下面7层,上面4层,在展开约320米长的交通线上设两组电梯,电梯只停第八层。住户或从地面层沿两个单位之间的楼梯步行至各自的单位,或直达街道层,再向上或向下步行至各自的单位。“空中街道”不仅在垂直交通和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建筑表达的重要特征。2.2“空中大堂”。观龙楼采取了“空中大堂”这种概念,具体组织方式是6栋大约22层的板式建筑相互连接,呈线性排列。整个复合体设置一处集中的垂直交通,住户从这里搭电梯到相应的楼层,再步行至各自的单位。电梯大堂每两层设一个,单纯的

7、交通空间成为一个公共空间。电梯分两组,每组3部电梯,两组电梯分别服务特定的楼层。也可将中间的交通空间扩大,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大大增强了交通空间的开放性。结束语:5我国保障房建设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内地住宅产业开发模式的又一次变革。由于处于初始阶段,许多保障房设计者对这次变革在思想上缺少应有的敏感,仅把保障性住房设计归为一种要求低、修改、周期短的项目类型。保障房住区因此普遍出现设施不完善、交通出行不便、绿化设计简陋、活动空间缺乏尺度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