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

ID:62556115

大小:120.7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5-12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_第1页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_第2页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_第3页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_第4页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静态控制测量外业操作指南要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GPS控制测量外业技术指南第15页GPS控制测量外业作业要求及技术指南一:外业观测作业人员操作内容安置接收机天线(严格对中整平、定向、量取仪器高)、设置接收机中的参数(如观测模式、截止高度角、和采样间隔等;如不设参数,接收机一般就采用缺省值),以及开机、关机等工作,其他工作由接收机自动完成。二:操作流程:—选点与埋石一一GPS接收机的检查一一观测方案设计一一观测作业一一外业观测成果质量检核】1.选点准备:根据收集的测区内及周边现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以及测区地形图等,依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图上进行设计,标绘处计划设站的区域。1.1选点的基本

2、要求基本要符合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1量规范GB/T18314-2009)的相关要求:A)测站四周视野开阔,高度角15°以上不允许存在成片的障碍物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以免损坏接收机天线,高压电线50米至少,大功率无线发射源至少200米。4/15GPS控制测量外业技术指南第15页A)测站远离房屋、围墙、广告牌、山坡及大面积平静水面(湖泊、池塘)等信号反射物,以免出现严重的多路径效应。B)点位应位于地质条件良好、点位稳定、易于保护的地方,并尽可能顾及交通条件。1.1选点作业A)测量人员应按照在图上选择的初步位置以及对点位的基本要求,在实地最终选定点位

3、,并做好相应的标记。B)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方可利用。C)点名以该点位所在地命名,无法区分时,可在点名后加注(一)、(二)。D)新旧点重合时,应沿用旧点名,一般不应更改。E)选点工作完成后,应按规范要求的形式绘制GPSW选点图,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片。提交的资料:①点之记②GP的选点图1.2埋石CDE及GPS点在满足标石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前提下,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提交的资料:标石建造的照片2.仪器的验检:4/15GPS控制测量外业技术指南第15页1.1一般视检GPS接收机及其天线的外观是否良好,是否有挤压摩

4、擦造成的伤痕,仪器、天线等设备的型号是否正确。各种零部件及附件、配件等是否齐全完好,是否与主体匹配。需紧固的部件是否有松动。1.2通电检验有关的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按键及显示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仪器自测试结果是否正常等1.3实测检验测试检验是GPS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起检验方法有:用标准基线检验;已知坐标、边长检验;零基线检验;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1.4附件检验电池、电缆、电源是否完好;天线或基座上的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期工作是否正常。补充: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参加共同作业时,应在已知基线上进行比对测试,超过相应等级限差时不得使用。2.观测方案的设计2.1基本

5、技术要求表9-1B.C、D和E维GPS网热■的若本技常要求[GB/T18314-2M9)项目级别BCDE卫星截止高度角10151515同时观测有坡卫星数方4>4>41M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N6»4N44/15GPS控制测量外业技术指南第15页观测时段数>2“601.6时段长度*4h3k60mm^40min采样间隔/*3。ID-3010-3010-30说明:1)有效卫星指连续观测不短于一定时间的卫星,对于B、CD和E及GPSW测量,t^时间为15分钟。2)时段长度为从开始记录数据至结束记录之间的时间段。3)观测时段数大于等于1.6是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

6、测站至少观测一时段,其中至少60%勺测站至少观测两个时段。4)B、CDE级可不观测气象元素,而只记录天气状况5)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分区至少应有4个公共点。3.2接收机数量的配置要求静态控制测量中,应尽可能采用双频接收机,这样有利于周跳探测、电离层折射影响的消除以及观测值质量的保证。级别CDE双频观测值种类L1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受三3三2三24/15GPS控制测量外业技术指南第5页及数说明:接收机的数用最好为偶数:4-6台理论上:接收机数量越多,网中直接联测点的数量就越多,网的结构就越好。3.2接受机参数的设置在进行外业观测期间,接

7、收机必须设置统一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和采样间隔参数,规范中的都是上限值,实际作业时,可适当减小它们的设置值,如卫星截止高度角可低至10°,采样间隔可短至5s.3.3设站及观测记录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对中误差不大于1mm用钢卷尺在互为120°的三处量取天线高,当互差不大于3mm寸(否则应重新架设仪器),取平均数。天线高量取方法:天线高公式:(天线底盘半径R,三次量取余^高平均值L)观测记录:每个时段始末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的PDOR1,即一次在时段开始时,一次在时段结束时。但当时段超过2小时时候,应在UTC整点时记录一次。每时段观测前后应

8、量取天线高,两次差不应大于3mm3.4观测时段及观测时长的选择(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