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

ID:62564143

大小:1.67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1-05-12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城镇化目标素养1.结合具体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镇化的意义2.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区域认知能力3.收集资料,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人地协调的观念4.通过收集资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知识概览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提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3.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和地

2、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城镇是区域的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2)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如何正确理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提示:(1)城镇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镇化的速度也就越快。(2)虚假城镇化:当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镇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并产生许多社会问题。(3)滞后城镇化:当城镇

3、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其将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阶段和特点(1)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2)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很快,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3)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太多,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动力

4、是什么?提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速度呈现加快的态势,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急剧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镇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2)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城镇化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城镇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

5、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一城镇化的意义重难归纳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是区域的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如下表所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区域中心城镇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化对农村的发展有何影响

6、?提示: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利于城镇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典例剖析读某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工业化进程B.城镇化进程C.逆城镇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B.城镇人口数量C.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D.城镇中心区的面积大小答案:(1)B(2)A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镇1990—2010年城镇人口增加和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镇化的表现。第(2)题,在城镇化的表现中,

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学以致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健的态势,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见效,新兴城镇化水平跨过60%的门槛。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城镇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镇人口增加B.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2.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镇,扩大城镇管辖面积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镇群C.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工业产值D.促进乡镇企业的蓬

8、勃发展CD解析:第1题,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是城镇化的结果,不是标志,但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能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