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

ID:62570856

大小:1.09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1-05-13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_第1页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_第2页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_第3页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_第4页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选]银行表外业务分析.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目录1、概念及发展现状2、存在问题3、滞后原因分析4、发展对策5、国内外比较分析6、风险对比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概念: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者叫“或然资产和负债”。主要类型: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

2、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发展现状: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水平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与西方银行相距甚远,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来获取利润,表外业务形成的利润还很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收入占比较低。从表1中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益比重平均在10%左右。中国农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7.3%,主

3、要是其基数比较小,所以2005年增长较快。中国银行则由于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所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收入占比均较低。2.创新能力不足。以中国银行2005年的表外业务收入为例(见表2),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代理、担保类业务为主,收入占比超过50%,银行卡类、委托类业务占比极低。而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入构成明显不同,以美国大通银行为例(见表3),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赖性较小。3.发展不平衡。首先,供需不平衡。公司、居民需要的理财、咨询、信用卡、外汇衍生保值、投资银行等业务,国有商业银行的开发

4、严重不足,供需结构失衡。其次,国际领域表外业务的发展强于国内表外业务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国际领域所受限制较小,开发国际业务没有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而在国内领域,表外业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仍然依靠网点优势推行各种代收代付业务。最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开放城市凭借经济优势、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及旺盛的需求,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则相对滞后,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有些银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开展。4.管理不规范。国有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统一的管理,内部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还处于“散兵游勇”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集约经营,各部门相互

5、制约也不够完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和统一的操作办法,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指标统计、考核体系,使表外业务的市场需求不能迅速反馈,制约表外业务的拓展;在发展对策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有些银行甚至是即时的、附带的、非固定的业务,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现象严重。二表外业务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第一:表外业务发展缓慢,业务规模小。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范围狭小档次不高我国的表外业务目前只局限于传统的金融业务中,在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等业务上还缺乏创新1.承诺类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2.担保类业务3.委托代理业务4.衍生金

6、融工具类业务5.咨询服务类业务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国际惯例。第二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表外业务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服务型业务,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重视不够,认为不是主业,使其成为拉拢客户所提供的无偿性业务。第三表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11年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总收入475,214328,166397,090377,731担保及承诺19,76623,11919,81916,878衍生金融资产14,76126,5339,2946,234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例7.27%15.1

7、3%7.33%6.12%第四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多属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基础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即银行只负责代理客户投资和收取相关费用,对投资盈亏不承担相应责任。而部分通过证券、信托机构转移至表外的资金投资项目风险较高,一旦理财产品到期时融资方出现支付困难,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不仅难以实现,投入的本金也可能面临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迫于商誉等压力不得不进行兜底支付。其他相关问题1.专业人才和技术的缺乏。2.受市场环境约束数据来源2012年3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