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ID:6260718

大小:558.7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08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1页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2页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3页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4页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 28095-2011 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16鳕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8095--2011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Phellinusnoxius(Corner)G.Cunn.2011—12—30发布2012—06—01实施丰瞀鹊鬻瓣警矬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刖置GB/T28095—201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

2、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成、陈先锋、丁国云、张慧丽、戴忠军、张培、王良华。1范围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木层孔褐根腐病菌Phellinusnoxius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木材和苗木上的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的检测和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8095--2011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28食用菌术语SN/T1126进出境木材检疫规程SN/T1157进出境植物苗木检

3、疫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平伏反卷effused-reflexed担子果在基物上的着生形态,其一部分贴附于基物上,边缘翘起反卷形成檐状、条状、半圆形或扇形菌盖,有时呈覆瓦状叠生。整个担子果贴附于基物上,不形成菌盖的形态称为平伏(effused)。3.2生殖菌丝generativehyphae担子果中基本的菌丝类型。在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种类中,生殖菌丝只形成简单分隔不形成锁状联合,通常无色、浅黄色或浅黄褐色,薄壁或厚壁,分枝或很少分枝。3.3刚毛状菌丝setalhyphae在

4、菌肉或菌髓中形态像菌丝,但明显比菌丝宽,且具有厚壁,顶端尖锐的结构。4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基本信息中文名: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学名:Phellinusnoxius(Corner)G.Cunn.1965。异名:FomesnoxiusCorner1932;Phellinidiumnoxium(Corner)Bondartseva&S.Herrera1992。病害英文名:brownrootrotdisease。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eetes,刺革菌目Hymenoehaeta]es,刺革菌科Hymenoc

5、haetaceae,木层孔菌属Phellinus。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1GB/T28095--20115方法原理根据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抽取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PCR特异性反应对病菌进行鉴定。6仪器和用具6.1仪器设备体视显微镜、显微镜(具100×油镜和测微尺)、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冰箱、高压灭菌器、干热灭菌器。6.2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镊子、解剖刀、酒精灯、医用手术剪。7试剂和材料7.1试剂7.11蒸馏水(H。O)。71.25%氢氧化钾(KOH)溶液(质

6、量浓度)。7.1.3棉蓝试剂:棉蓝(苯胺蓝)o.5g、乳酸60mL。7.14Melzer试剂:碘(Iz)o.5g、碘化钾(KI)1.5g、水20g、水合氯醛22.5g。7.2培养基7.2.1大麦提取物琼I瞻(MEA)培养基大麦提取物(MaltExtract)20g,琼脂(Agar)20g,加蒸馏水至1000mL。121℃高压湿热灭菌30miu,倒平板备用。7.2.2选择性培养基MEA培养基灭菌后,待冷却至40℃~50℃,加入100mg氨苄青霉素,10mg氯硝胺,10mg苯菌灵,500mg没食子酸,混匀倒平板。7.2.3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自

7、行配制或使用市售PDA培养基。8现场检测取样和抽样按照SN/T1157或SN/T1126方法进行。取样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查,检查有无可疑症状,重点观察茎干基部1m范围内区域及根系是否包裹褐色菌丝层;剥去树皮,观察树木组织是否白色腐朽,有无褐色网纹状菌丝束;腐烂树木表面是否有真菌子实体。直接挑出带有可疑症状的货物,将可疑部分切(锯)下,送实验室作进一步检验鉴定。29实验室检测9.1分离和培养GB/T28095--2011将带病材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洁净吸水纸吸干。去除树皮,用消毒的解剖刀片将内部病组织切成约3minx3minX6InlTl小块,置于选择性培

8、养基平板上,每个培养皿放置5块,梅花状排列,30℃黑暗培养5d~10d。选择性培养基上的褐色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